萦回石磴紫苔残,吴楚凭栏入望宽。
僧去不传真偈秘,客来徒把野花看。
云深竹坞睛还湿,风满松关夏亦寒。
鲁倚台边居两月,至今清梦绕长干。
萦回石磴紫苔残,吴楚凭栏入望宽。
僧去不传真偈秘,客来徒把野花看。
云深竹坞睛还湿,风满松关夏亦寒。
鲁倚台边居两月,至今清梦绕长干。
这首诗描绘了雨花台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氛围。首联“萦回石磴紫苔残,吴楚凭栏入望宽”以细腻笔触勾勒出石阶蜿蜒、紫苔斑驳的景象,以及凭栏远眺时视野开阔的壮丽景色。颔联“僧去不传真偈秘,客来徒把野花看”则通过僧人离去、游客赏花的情境,展现了雨花台的静谧与生机。颈联“云深竹坞睛还湿,风满松关夏亦寒”进一步渲染了雨花台的自然风貌,云雾缭绕、竹林湿润、松涛阵阵,即使夏日也显得凉爽宜人。尾联“鲁倚台边居两月,至今清梦绕长干”表达了诗人在此地停留两月后,心中仍留恋不舍,梦境中仍能回到此地,流露出对雨花台深厚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花台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这一名胜地的独特感悟和深深眷恋。
旷士隘宇宙,孰为君家山。
逸兴渺湖海,熟遣君意还。
胡然动行色,便欲和惨颜。
新篇写襟素,和章就词班。
亦念尘坱客,肯照窗几间。
怀旧徒感怆,搜语愧冥顽。
两年重忧患,悲涕不胜潸。
一身缠疢疾,形骸顿已孱。
签天凡几疏,无路扣九关。
望绝钟鼎贵,分甘茅衡跧。
薾然一疲驽,不原十二闲。
送君为心折,把酒惭量悭。
行行速京洛,去去难追攀。
莫上八咏楼,且宿双溪滩。
为问赤松子,世道何其艰。
士有当世志,谁肯专诗名。
自古巧文字,与道关废兴。
倾座听君语,雄辨穷粗精。
目中无全牛,肯綮技未经。
胡为趁风月,候虫相与鸣。
静夜诵佳什,泠然如梦醒。
瘦语自腴泽,险句自稳平。
譬彼有源水,随流作幽清。
奇抱叹皓首,败屋挑寒灯。
天运岂其然,人力非所能。
我读渊明诗,悠悠千古情。
衔觞岂好饮,采菊非餐英。
何时共皋益,赓歌在虞庭。
岁功巧结束,物与七反丹。
应嫌青女妒,摇落空人寰。
耀钗云髻里,点粉黛眉间。
香色亦几何,小有即大还。
艳阳费浮花,微阳惜真韵。
月窟占奇芬,天根关大分。
冰雪又催年,自此接新运。
泰华与秋毫,巨细非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