宵济渔浦潭,旦及富春郭。
定山缅云雾,赤亭无淹薄。
溯流触惊急,临圻阻参错。
亮乏伯昏分,险过吕梁壑。
洊至宜便习,兼山贵止托。
平生协幽期,沦踬困微弱。
久露干禄请,始果远游诺。
宿心渐申写,万事俱零落。
怀抱既昭旷,外物徒龙蠖。
宵济渔浦潭,旦及富春郭。
定山缅云雾,赤亭无淹薄。
溯流触惊急,临圻阻参错。
亮乏伯昏分,险过吕梁壑。
洊至宜便习,兼山贵止托。
平生协幽期,沦踬困微弱。
久露干禄请,始果远游诺。
宿心渐申写,万事俱零落。
怀抱既昭旷,外物徒龙蠖。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富春山水间的游历之旅。开篇“宵济渔浦潭,旦及富春郭”两句,勾勒出一日之内从渔浦潭夜航到达富春城郭的行程,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时间流转的敏锐感受。
“定山缅云雾,赤亭无淹薄”两句中,“定山”可能指的是富春山脉中的某一座山,“缅云雾”则形象地表达了山的高耸与云雾的缭绕,而“赤亭”或许是诗人途中休憩之所,通过“无淹薄”来描写其简朴而不失雅致。
“溯流触惊急,临圻阻参错”两句,展示了诗人面对激流险滩时的紧张与惊恐,以及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这里的“溯流”即是逆着水流而上,体现出一种探幽寻秘的情怀。
“亮乏伯昏分,险过吕梁壑”两句,诗人通过对光线变化的观察(“亮乏”指日光渐渐衰弱)和地名的点缀(“吕梁壑”),展示了行程中的艰辛与挑战。
“荐至宜便习,兼山贵止托”两句,则转向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享受,以及对于旅行中那些值得驻足凭吊之处的珍视。
“平生协幽期,沦踬困微弱”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慨和面对困境时的无奈与柔弱。
“久露干禄请,始果远游诺”两句,透露出诗人长时间的期待与准备,以及最终决定踏上远行的决心。
“宿心渐申写,万事俱零落”两句,通过对内心世界的描绘和外部景物变化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于岁月流转、万物更迁的感悟。
最后,“怀抱既昭旷,外物徒龙蠖”两句,则是诗人在面对广阔天地与自己内心世界时所产生的情感交织与哲理思考。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更是对于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的深刻追问。
综观全诗,谢灵运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艺术功力,将富春山水间的自然风光与个人情感世界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一幅充满动态美与静谧哲思的山水画卷。
千树梅花明如月,一天月华皎如雪。
幽人心似梅花清,梅花亦作如是说。
银色世界生梅花,水晶宫中明月华。
醉卧月华嚼梅蕊,满身清影乱交加。
今夕幽人换诗骨,花月即是诗衣钵。
明朝花作雪片飞,花下鹤雏啄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