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椠亚铅讲幕开,莘莘学子喜追陪。
授经远绍千秋业,制锦还舒百里才。
雅化菁莪身当健,成阴桃李手亲栽。
桑田沧海遭新劫,记取添筹海屋来!
欧椠亚铅讲幕开,莘莘学子喜追陪。
授经远绍千秋业,制锦还舒百里才。
雅化菁莪身当健,成阴桃李手亲栽。
桑田沧海遭新劫,记取添筹海屋来!
此诗《萧惠长先生以四十一寿诗见示,和韵祝之(其三)》由晚清诗人许南英所作,以祝寿为主题,寓含深厚的文化意蕴与人生哲理。
首联“欧椠亚铅讲幕开,莘莘学子喜追陪”,描绘了教育场景,欧椠(指欧洲书籍)与亚铅(铅笔,象征书写工具)的使用,代表了知识的传播与学习的普及,学子们在讲堂中热情追随,充满求知的喜悦。这里不仅赞颂了教育事业的繁荣,也寄托了对后辈学子的殷切期望。
颔联“授经远绍千秋业,制锦还舒百里才”,进一步阐述了教育的重要性。通过传授经典,传承千年文化,培养出能够为国家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才。“制锦”比喻精心培育人才,犹如织锦般细腻而珍贵,“百里才”则强调了人才的广泛性和卓越性。这两句既是对教育者辛勤付出的肯定,也是对受教育者的期许。
颈联“雅化菁莪身当健,成阴桃李手亲栽”,将教育比作培育花朵的过程,其中“雅化”意味着通过教育使学生人格高尚、学识渊博,“菁莪”出自《诗经》,常用来形容优秀的学生或学者;“成阴桃李”则是比喻学生如同桃李树下成长,最终成为社会的栋梁。这一联表达了对教育者用心培育学生的感激之情,以及对学生健康成长的祝愿。
尾联“桑田沧海遭新劫,记取添筹海屋来!”则以自然界的变迁比喻世事无常,暗示了人生与社会的不确定性。然而,面对挑战与变化,应铭记教育的重要性,不断积累智慧与力量,正如“添筹海屋”所象征的,即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汲取营养,充实自我。这不仅是对个人成长的寄语,也是对社会进步的期待。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教育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同时也蕴含了对未来的乐观与希望。
孙郎状如紫石棱,虎头传神谢不能。
衿裾潦倒颇自厌,瓦砾往往从人憎。
胸中一寸贮全楚,下笔纵横破万古。
白雪寒从郢里偏,雄风高向兰台吐。
乌纶折角屐齿倾,入门小儿呼自惊。
少选长歌出其袖,虹霓缭绕天峥嵘。
若道孙郎不好名,何得千里寻王生。
若道孙郎好名者,何不北走长安城。
男儿有眼岂在面,世途耳观那足羡,眼中之人君自见。
少小爱渔猎,不解慕清朝。
春风荡孟诸,草绿胡马骄。
一剑挥两从,只羽贯双雕。
折节读诗书,策名列官僚。
虽与贫贱辞,未远案牍劳。
今朝涉淇上,中原莽萧萧。
天晴太行出,峡急黄河摇。
游鲤跳伏獭,飞凫堕鸣枭。
恍若旧时游,欲呼故所招。
夺标胡姬馆,走马河阳桥。
丈夫自有命,时来则金貂。
安能对玄经,终岁长寂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