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包孝肃》
《包孝肃》全文
明 / 何转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江流如箭逼城隅,中有神皋在奥区。

畴昔庙廊推待制,至今河岳祀龙图。

平生色笑曾谁假,七十冰霜本自孤。

稍喜参知赵清献,独同皇路久驰驱。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何转书对北宋名臣包拯的颂扬之作,以“包孝肃”为题,表达了对包拯忠诚、正直人格和卓越政绩的敬仰之情。

首联“江流如箭逼城隅,中有神皋在奥区”,描绘了包拯所处之地的壮丽景色,江水湍急,紧贴城墙,而在这片土地深处,蕴藏着神圣的地域。这里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江水比作箭,形象地表现出了江水的迅猛与冲击力,同时也暗示了包拯在政治舞台上的勇猛与决断。

颔联“畴昔庙廊推待制,至今河岳祀龙图”,赞扬了包拯在历史上的地位与影响。庙廊指的是朝廷,待制是官职之一,意指包拯在历史上被推崇为杰出的政治家。河岳祀龙图,则进一步强调了包拯的道德品质与政治智慧,如同山川之神灵,受到后世的祭祀与尊崇。

颈联“平生色笑曾谁假,七十冰霜本自孤”,是对包拯一生性格与经历的描述。色笑,即脸色与笑容,此处形容包拯为人严肃正直,不轻易示人以喜怒哀乐,没有人为他假意逢迎。七十冰霜,意味着包拯在七十岁高龄时依然坚守清廉,如同严冬中的冰霜,独立不倚。

尾联“稍喜参知赵清献,独同皇路久驰驱”,表达了对另一位同样正直的官员赵抃的赞赏,并将包拯与赵抃并列,共同作为维护正义、坚持原则的典范。同时,“皇路”一词象征国家的正道,包拯与赵抃都为这条道路的畅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努力与牺牲,如同在崎岖的道路上持续前行的马车,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包拯生平事迹的回顾与赞美,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深远的历史影响力,同时也寄托了对公正、廉洁政治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何转书
朝代:明

何转书,字书子,号乙上。香山(今中山市)人。明思宗崇祯诸生。日寅孙。长于史。著有《鹅湖草》。事见清何天衢《榄溪何氏诗徵》卷一。
猜你喜欢

人日喜晴和体方伴读韵

年年此日不常晴,今日晴光品物生。

地底昆虫将启蛰,世间草木尽回荣。

璿玑运转天时正,玉烛调和气候平。

且喜新正风景好,题诗不似剑南情。

(0)

苏武慢.八首·其三

扰扰劳生,飘飘过客,天地古今逆旅。

沧海尘飞,南山石烂,乌兔几时能住。

野马光阴,浮沤宇宙,何异草头微露。

有几人、了了惺惺,识破死生之故。

看古来、事业功名,荣华富贵,毕竟在于何处。

奔走无休,机关未定,华屋几成坟墓。

醉里乾坤,閒中岁月,此是稳行平路。

倩谁人、唤起庄周,斗酒与谈玄素。

(0)

出塞曲·其七

卫霍邀勋日,三河聚控弦。

阵云寒压地,猎火远烧天。

玉帐分旗直,金戈枕月眠。

羽书飞报捷,天子在甘泉。

(0)

次韵刘先生古诗十首·其七

所觊身后名,遗芬比猗兰。

身焉匪金石,讵傲霜雪寒。

不朽苟有托,年岁任其阑。

朝闻夕可死,用力非无端。

心至力靡逮,抚膺徒慨叹。

(0)

梅杖为西霞霍维肃赋

铮铮古干锵鸣铁,拄到西湖浅水涯。

素质可能韬玉润,溜皮犹自著霜华。

临风倚竹幽香在,和月敲门瘦影斜。

一段阳春旧清致,等閒来伴老西霞。

(0)

过寿州望八公山有感

八公草木晚离离,彷佛成人似设奇。

老气逼云含雾雨,空青拔地镇淮夷。

谢玄归奏平戎日,王猛徒劳料敌时。

淝水不关兴废事,夕阳西下浪声迟。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