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角蝇头既可憎,如何又问利和名。
学他太古先天妙,合取中庸一点诚。
乾坤所谓日月祖,坎离乃是天地精。
工夫学到震无咎,只字拔茅乘泰亨。
蜗角蝇头既可憎,如何又问利和名。
学他太古先天妙,合取中庸一点诚。
乾坤所谓日月祖,坎离乃是天地精。
工夫学到震无咎,只字拔茅乘泰亨。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白玉蟾的作品,名为《和叶宰韵题无咎斋》。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颇具哲理的诗,它探讨了修身养性、追求道德完善的主题。
“蜗角蝇头既可憎,如何又问利和名。”这里作者表达了对那些只关注个人利益和虚名的人的鄙视。"蜗角蝇头"比喻那些琐碎、卑微甚至令人生厌的事物,而“利和名”则是世人追求的外在荣耀。
接着,“学他太古先天妙,合取中庸一点诚。”诗人主张学习古代圣贤的高尚品德,追求那份超然脱俗的境界,并强调要保持一颗真诚的心。"太古先天妙"指的是远古时代的道德理想,而“合取中庸一点诚”则是提倡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寻找一种平衡与真诚的生活方式。
第三句,“乾坤所谓日月祖,坎离乃是天地精。”这里借用了《易经》中的乾(天)和坎(水)、坤(地)和离(火)的概念,表达了一种宇宙观和哲学思想,强调自然界的根本法则和精神内核。
最后,“工夫学到震无咎,只字拔茅乘泰亨。”诗人提倡通过不断的修炼与学习,最终达到不再犯错的境界。"工夫"指的是修行之功,"震无咎"意为无过失,而“只字拔茅乘泰亨”则是形容以最简洁直接的方式触及道德的深处。
这首诗通过对比世俗追求与道德修养之间的差异,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品行修炼和精神境界提升的追求。它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更体现了一种超越物欲、向往高洁的心灵追求。
旭日照桑坞,乳鸠拂林坳。
农务日就理,驾言赴东皋。
东皋有佳适,云是江海交。
弥望眇孤帆,凌空俯危巢。
伯禹功未泯,季札风犹高。
戢戢出士女,田田及土膏。
鹿门有遗响,子云徒解嘲。
违已讵非病,喟予伤系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