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雨垂垂,夜未寝、茶鼎暗潮。
谯门掩、画鼍寒咽,朱杖三敲。
此际邻墙谁过酒,红珠一串滴春槽。
想那人、灯畔卸头时,香半销。胭脂湿,无限娇。
锁山黛,敛荑苗。怕绣衾无梦,愁到明朝。
湘水泣乾妃子竹,红心凉透美人蕉。
待蕙风、吹暖凤皇琴,弦再调。
檐雨垂垂,夜未寝、茶鼎暗潮。
谯门掩、画鼍寒咽,朱杖三敲。
此际邻墙谁过酒,红珠一串滴春槽。
想那人、灯畔卸头时,香半销。胭脂湿,无限娇。
锁山黛,敛荑苗。怕绣衾无梦,愁到明朝。
湘水泣乾妃子竹,红心凉透美人蕉。
待蕙风、吹暖凤皇琴,弦再调。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雨夜的画面,以檐头雨滴声和夜深人未眠的场景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清的氛围。"谯门掩、画鼍寒咽,朱杖三敲",通过谯楼关闭、画鼍(类似鼓)低沉的鸣声和敲击朱杖的声音,暗示时间已晚,诗人独自品味着寂寞。
接下来,词人想象邻居可能在这样的夜晚饮酒作乐,但那只是他的猜测,因为"红珠一串滴春槽",暗示着只有檐雨滴落的声音,无人共享此刻。他想象着远方的人在灯下卸妆,香气渐渐消散,透露出淡淡的哀愁。
"胭脂湿,无限娇",描绘女子的妆容,可能是诗人对心中人的思念。"怕绣衾无梦,愁到明朝",表达了对对方能否入梦的担忧,以及对未来日的忧虑。词中借用了湘妃竹和美人蕉这两个意象,前者象征着湘妃对舜帝的深情,后者则暗示了美人蕉的红心如美人的心肠般凉透,表达了深深的哀伤。
最后,词人期待着蕙风能吹暖凤凰琴,希望借此音乐来抚慰心灵,暗示着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和对相聚的渴望。整首词情感细腻,语言优美,展现了词人在雨夜中的孤独与思念之情。
悠悠旱天云,不远如飞尘。
贤达失其所,沉飘同众人。
擢秀登王畿,出为良使宾。
名高满朝野,幼贱谁不闻。
一朝遇谗邪,流窜八九春。
诏书近迁移,组绶未及身。
冬井无寒冰,玉润难为焚。
虚怀日迢遥,荣辱常保纯。
我念出游时,勿吟康乐文。
愿言灵溪期,聊欲相依因。
夜到碧溪里,无人秋月明。
逢幽更移宿,取伴亦探行。
花下红泉色,云西乳鹤声。
明朝记归处,石上自书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