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歌风台》
《登歌风台》全文
明 / 陈琏   形式: 古风

素灵霄啼大泽前,赤精炎炎光烛天。

阿房已灰四海沸,轵道羊车诚可怜。

谁言汉中非土地,养民致贤真上计。

三秦才定海宇清,税驾咸阳遂称帝。

沛中汤沐新赐名,万乘那忘故里情。

翠华东归喜临幸,父老子弟俱欢迎。

威加海内何雄哉,酒酣更上高高台。

大风歌来真慷慨,守国何独忘贤才。

汉家规模止如此,四百光阴犹撚指。

一旦炎灰不复然,空有荒台临泗水。

我时乘舟台下过,逸兴自觉登临多。

人间兴废等馀事,且将斗酒倾金荷。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陈琏所作,名为《登歌风台》。诗中描绘了对历史往事的追忆与感慨,以及对权力更迭、兴衰无常的深刻理解。

首句“素灵霄啼大泽前”,以“灵霄”象征帝王之位,用“啼”字赋予其生动形象,仿佛在诉说历史的变迁。接着,“赤精炎炎光烛天”,以“赤精”比喻帝王的权力和威严,与“光烛天”形成壮丽的景象,展现了一代帝王的辉煌。

“阿房已灰四海沸,轵道羊车诚可怜。”两句对比强烈,阿房宫的灰烬与四海沸腾的民众情绪形成鲜明对照,轵道羊车的奢华与帝王的孤独形成对比,表达了对权力与人性的深刻反思。

“谁言汉中非土地,养民致贤真上计。”诗人在此强调了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民生和人才的培养,而非单纯的领土扩张。

“三秦才定海宇清,税驾咸阳遂称帝。”描述了汉朝初建的场景,从三秦之地的安定到统一全国,再到在咸阳称帝,展现了历史的进程。

“沛中汤沐新赐名,万乘那忘故里情。”通过刘邦在沛县的赐名和不忘故乡之情,体现了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即使成为帝王,也难以割舍对过去的记忆。

“翠华东归喜临幸,父老子弟俱欢迎。”描绘了刘邦回乡受到热烈欢迎的情景,体现了人民对英雄的拥戴。

“威加海内何雄哉,酒酣更上高高台。”展现了刘邦的豪迈气概,即使在酒醉之时,仍能登上高台,显示出他的自信与豪情。

“大风歌来真慷慨,守国何独忘贤才。”引用了刘邦的《大风歌》,表达了对贤才的重视,即使在守国的大业中,也不应忘记那些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

“汉家规模止如此,四百光阴犹撚指。”总结了汉朝的治国之道,并感叹时间的短暂,四百年间如同捻指一般。

“一旦炎灰不复然,空有荒台临泗水。”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曾经辉煌的遗迹如今只剩下荒凉的台子,面对泗水,不禁让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绘,展现了对权力、人性、兴衰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作者介绍

陈琏
朝代:明

(1370—1454)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猜你喜欢

韩山书院联

奉以为师,学有经术,通知时事;

号称易治,笃于文行,延及齐民。

(0)

门联

两口居山水之间,妻忒聪明夫忒怪;

四面皆阴磷所聚,人何寥落鬼何多。

(0)

对联

云霞千里客;风雨一间楼。

(0)

于谦祠联

宋室无谋,岁输卤数万币,和议既成,仍是两宫困沙漠;

汉家斗智,幸分我一杯羹,挟求非计,不劳三寸返新丰。

(0)

武原十五咏·其五永安湖春游

海屿周遭散远汀,湖光十里落沧溟。

长堤偃月分明镜,烟树连山绕画屏。

沙渚波轻鸥故故,水云春重柳冥冥。

扁舟不少垂纶地,几个高人傍客星。

(0)

飞龙篇

海为百谷王,龙也万鳞长。

以气相吞吐,二仪为震荡。

马嘷弹丸土,大泽环其东。

祖龙此来游,遗庙荒山空。

精灵发幽蛰,一怒裂群雄。

崩天迸厓罅,出穴驱丰隆。

随爪巨槎拔,噏呼风转蓬。

长樯并海行,淖作当湖穴。

千蜃之所都,百雉浮蚁垤。

忽焉巨浸至,疑有地维挈。

鱼虾游县门,帆桨入城闑。

乾坤倏浑沌,东南尽洪波。

朱鳞奋赤霄,慑伏蛟鼋鼍。

偃仆僵山精,陵阿且颓陁。

陆沉嗟九有,龙兮奈尔何。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