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集凤皇台次郑德进韵》
《秋日集凤皇台次郑德进韵》全文
明 / 林熙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凤皇联翼凤皇台,秋色龙门岂暴腮。

二水澄澜浮玉案,长虹飞翠献霞杯。

坐中白发歌明月,眼底青云接上台。

同调莫论尘外事,襟期无负此游哉。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聚会于凤皇台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文人雅趣与自然美景的融合。首联“凤皇联翼凤皇台,秋色龙门岂暴腮”以双凤并立的意象开篇,巧妙地将凤皇台与秋色龙门相联系,营造出一种高雅而宁静的氛围。接着,“二水澄澜浮玉案,长虹飞翠献霞杯”两句,通过描绘清澈的水面和彩虹映照下的酒杯,进一步渲染了聚会的欢愉与自然景色的美丽。

“坐中白发歌明月,眼底青云接上台”则展现了聚会中老友相聚的情景,白发老人在明月下歌唱,仿佛与天上的云彩相连,寓意着岁月虽长,但友情与诗意永存。最后,“同调莫论尘外事,襟期无负此游哉”表达了诗人对当下相聚时光的珍惜,呼吁大家放下世俗烦恼,享受此刻的美好,体现了文人之间深厚的默契与对生活的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风光,更蕴含了深厚的人文情感,展现了明代文人聚会时的雅致生活态度和对美好时光的珍视。

作者介绍

林熙春
朝代:明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猜你喜欢

暮春即事

枉羡青云切太虚,无端飞堕海东隅。

风花露草春绵邈,瘴雨蛮烟梦有无。

肉食纵横清兴少,簿书填委道心孤。

缘何倔强羞言老,对镜偷閒镊白须。

(0)

题画四首·其四老牛

桃林舐犊怕鞭春,回首斜阳叹苦辛。

半世泥犁心力尽,岂知问喘更无人!

(0)

村居即事

林下埋头倦送迎,偶闻时事也堪惊;

朝多安石更新法,世少汾阳复旧京!

恋岫云无争出意,在山泉有不平鸣。

何须更羡功名贵,「诗话」新编两卷成。

(0)

辛丑仲夏恭贺鲁王千秋

瞻望寿星光陆离,岱宗祥霭亘天池;

神呵十斛丹砂鼎,客醉千年白玉卮。

鹤背吹笙来子晋,螭头献药集安期。

谩言好道非雄略,潜见跃飞贵及时。

(0)

白司马浔阳送客图

江流九派浔阳分,几人到此悲离群。

千秋白傅传行迹,至今图画犹纷纷。

忆昔武相初被贼,首疏得罪由越职。

十年知遇感君恩,一语参商成远谪。

香垆峰下恣遨游,哀猿怪鸟鸣啁啾。

来船去马几相送,阅尽人间离别愁。

离愁别恨向谁写,忽听新声来月下。

推手为琵却手琶,无限芳心曲中泻。

教坊旧事剧凄凉,菊谱重翻暗断肠。

天涯沦落青衫客,江上飘零白发娼。

阑干泪尽低徊久,宾主情多还握手。

一船明月载芦花,半夜歌声迷古柳。

庐山峨峨江水深,终古销魂枫树林。

诗人商妇俱千载,一曲琵琶垂到今。

(0)

间行杂感二首·其一

铁幢才解又芒鞋,姓氏逢人且自埋。

夜踏巉岩惊伏虎,朝披雾露避群豺。

乾坤苍莽投金濑,径路萧凉阻玉阶。

赢得风衣兼雨帽,相看不是旧形骸!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