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孔号乐庵,此庵有何乐。
若了寻常心,心庵半忘却。
师孔号乐庵,此庵有何乐。
若了寻常心,心庵半忘却。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湛若水所作,名为《题萧师孔乐庵》。诗中以“师孔号乐庵”开篇,点出主人公的名字和庵名,暗示庵内可能蕴含着与孔子相关的智慧与乐趣。接着,“此庵有何乐”一问,引人思考庵内的独特之处。
“若了寻常心,心庵半忘却。”这两句是全诗的核心,表达了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能够理解并放下日常的杂念和世俗之心,那么他就能在心中建立起一个清净的庵堂,让心灵得到真正的安顿与解脱。这里的“心庵”不仅指物理上的庵堂,更象征着内心的修行与净化过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述乐庵的神秘与乐趣,引导读者思考内心世界的平静与满足,强调了精神层面的追求与自我超越的重要性。湛若水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深邃的哲学思想,体现了其对内心世界深刻的理解与洞察。
桂之圃,多仙翁,行年八十今桂峰。
翛翛鹤发何丰容,一局烂柯云水东。
复有意泉公,七十逍遥颜且童,八月秋清天微风。
万里无云银汉浅,仙郎槎泛月华中。
折取一枝香满手,春来持献大明宫。
宫花仍插鬓,碧桃红杏露华浓。
承恩远宰桂林邑,仙才吏治两称雄。
意翁寿诞白云下,斑斓之舞路无从。
山高水远托归鸿,锦袍千里寄山龙。
羽客称觞琥珀红,箫笙缭绕彻长空。
桂坡老,勉斋公,两两各扶筇,来入桂花丛,商歌一曲落梧桐。
看看桂子秋香发,与君游遍广寒宫,阊阖千门万里通。
桂之圃,多仙翁,千秋百岁南斗下,乐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