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华育桂有僧寮,绿叶依然冬弗凋。
不似杏桃似松竹,故当香粟放秋朝。
玉华育桂有僧寮,绿叶依然冬弗凋。
不似杏桃似松竹,故当香粟放秋朝。
这首诗描绘了桂花在冬季依然翠绿繁茂的景象,与杏桃、松竹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桂花的独特魅力和秋季盛开的特点。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桂花的香气与季节的关系,表达了对桂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首句“玉华育桂有僧寮”,以“玉华”象征桂花生长的环境之高雅,暗示其生长于僧侣修行之所,营造出一种清幽脱俗的氛围。接着,“绿叶依然冬弗凋”点明了桂花在冬季仍保持绿意盎然的状态,展现出其生命力的顽强与独特。
“不似杏桃似松竹”一句,通过对比,强调了桂花不同于其他常见花卉的特性。杏桃在春季绽放,而松竹四季常青,桂花则在秋季独放异彩,别具一格。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加深了读者对桂花独特美的认识。
最后,“故当香粟放秋朝”将桂花的香气比作秋天早晨的香粟,形象地描绘了桂花在秋季清晨散发出的浓郁香气,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香气所包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桂花的细致描绘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桂花的自然美,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
细雨斜风,却又早、重阳时节。
登高去、小楼凝望,楚天空阔。
秋水伊人家万里,白云亲舍山重叠。
是谁啼、红泪溅霜林,枫如血。填不满,穷愁穴。
补不尽,离愁缺。溯庭阶胜事,依然陈迹。
黄菊有花羞插鬓,素心欲转怜匪石。
有孤鸿、和月伴卿卿,成三绝。
露咽秦箫,云沉蜀镜,青门路断无人识。
孰将旧事繁华,旧梦凄清,一齐付与寒螀泣。
依稀豪竹间哀丝,当筵细谱龟兹律。写出。
多少王康调逸,泪痕和墨如铅泻。
回想噤苑乌啼,鼎湖龙化,落叶添萧瑟。
千秋遗恨怕重提,生怜明月圆还缺。
玉梅未落,早东风作弄,浴茧时节。
衣卸湖棉犹道暖,直似残春无别。
柳眼全舒,蕉心欲展,芳草连天末。
阑干凝望,玉兰开遍如雪。
犹记昔日东墙,海棠娇倚,半被轻寒勒。
最是黄昏疏雨过,掩映晶帘明月。
摘粉香清,煎酥色腻,庭下曾攀折。
绿窗人远,此情还共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