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有约竟须归,未到家时月已随。
不合尽情看到晓,今宵杀漫雨垂垂。
中秋有约竟须归,未到家时月已随。
不合尽情看到晓,今宵杀漫雨垂垂。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归乡之旅的场景,诗人在中秋佳节有所约定,必须返回家乡,但还未到达家门,便已与明月相伴。诗中的“不合尽情看到晓”表达了诗人对夜晚美好的留恋,而“今宵杀漫雨垂垂”则描绘了一场细雨绵绵的夜晚,增添了一份凄清之感。
诗中运用了简洁明快的语言,却能勾勒出一幅动人的画面。月亮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着思乡、团圆之情,这里的“月已随”更突显了诗人对家乡的向往。而最后两句,则以细雨和夜晚为背景,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忧伤气氛,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独白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归乡之路上的情感体验,展现了诗人的情感细腻和艺术表现力。
听梅花吹动,凉夜何其,明星有烂。相看泪如霰。
问而今去也,何时会面。匆匆聚散。
恐便作、秋鸿社燕。
最伤情、夜来枕上,断云零雨何限。因念。
人生万事,回首悲凉,都成梦幻。芳心缱绻。
空惆怅,巫阳馆。
况船头一转,三千馀里,隐隐高城不见。
恨无情、春水连天,片帆似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