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若会通三耀,便结良缘。搜见真玄。
方信虚空出大仙。金丹一粒无为漏,得恁精妍。
明莹光圆。万道霞光簇上天。
凡人若会通三耀,便结良缘。搜见真玄。
方信虚空出大仙。金丹一粒无为漏,得恁精妍。
明莹光圆。万道霞光簇上天。
这首元代王哲的《采桑子》短小精悍,以道教修炼为主题,表达了对修行境界的理解和向往。"凡人若会通三耀",这里的"三耀"通常指日、月、星,象征着天地自然的精华,暗示了修炼者要与宇宙法则相通。"便结良缘",意味着通过领悟,能与道相合,建立起美好的内在关系。
"搜见真玄",表达了修炼者深入探索宇宙奥秘,寻求真理的过程。"金丹一粒无为漏",金丹在道教中象征着内丹修炼的成果,"无为漏"则强调修炼者的静心与不漏之境,即心境澄明,不为外物所动。
"得恁精妍",描述了修炼者达到的高超状态,精神饱满,气质非凡。"明莹光圆",形象地描绘了修炼者内心的光明与圆满。最后,"万道霞光簇上天",以壮丽的景象象征着修炼者成就后的辉煌,升入仙界。
整体来看,这首词寓言性较强,通过修炼的意象,传达了追求内心宁静与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
秋也抛人去。旧吟边、是花是泪,都无寻处。
还忆碧阑幽梦小,月底瞢腾香雾。
拌寂寞、和烟和露。
未解飘零无限意,恰西风、已觉思量苦。
如我瘦,最怜汝。而今更是悽无语。
误芳期、脂痕鬓影,暗伤迟暮。
不为此时憔悴损,只为前时媚妩。
争并作、一时情绪。
翠袖不堪重倚竹,正愁人、何止飘红雨。
休为我,唱金缕。
软绣山街,翠溶溶,一镜秋妆环照。
向晚画船,相将载愁多少。
夫容不管啼红,暗坠落、烟轻波小。
凄凉,正斜阳送客,湖亭重到。仙梦绛都杳。
记灯帘俊语,凤鬟香袅。问紫曲谁解,忆听歌人老。
而今白石清泉,倚玉瓶、乱峰如笑。幽悄。
误梦寻、燕昏莺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