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朱非二山间之作·其三》
《和朱非二山间之作·其三》全文
明 / 袁宏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只觉川原变,宁知七曜同。

按图穷大地,卓笏量虚空。

霞过遗仙影,云归识海风。

人间三不朽,尘里一微虫。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与对宇宙奥秘的探索。首句“只觉川原变”,表达了自然界景象的瞬息万变,让人感到时间的流逝与世界的无常。接着“宁知七曜同”一句,以“七曜”(即日、月、金、木、水、火、土七颗行星)的和谐共存,隐喻宇宙间的秩序与和谐,引人深思。

“按图穷大地,卓笏量虚空”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大地比作一幅巨大的地图,而“卓笏”则象征着高远的视野或超脱的智慧,以此表达诗人对广阔天地的探索与理解。同时,“量虚空”也暗示了对无限宇宙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宇宙的敬畏之情。

“霞过遗仙影,云归识海风”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动态美,霞光与云彩在天空中留下美丽的痕迹,仿佛是仙人的身影,而海风则是自然界的呼吸,赋予了画面以生命力。这两句通过自然现象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人间三不朽,尘里一微虫”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在诗人看来,真正的不朽并非物质上的永恒,而是精神层面的追求与超越,即使如微小的虫子,在尘世间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与意义。这句诗既是对人生的感慨,也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观念,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作者介绍
袁宏道

袁宏道
朝代:明   字:中郎   号:石公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生辰:1568~1610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
猜你喜欢

满江红·其二

嫩碧池塘,杨柳岸、细风吹浪。

飐千缕、烟丝撩乱,不成春样。

槛外红新花有信,镜中黄淡人微恙。

两眉尖、叠著许多愁,难安放。屏风侧,阑干傍。

香正爇,帘初上。看莺啼远树,燕归斜巷。

梦短易添清昼倦,书长惯费黄昏想。

又隔廊、雏婢学敲棋,楸枰响。

(0)

望江南.无事二首·其二

无个事,蜡屐趁幽寻。

一径树交花二色,两村溪隔鸟同音。和气此中深。

(0)

后秋兴八首自壬寅七月至癸卯五月,讹言繁兴,鼠忧泣血,感恸而作,犹冀其言之或不诬也·其七

踰沙轶漠百王功,二祖威凌浩劫中。

高庙石龟晴吐雨,长陵铁马夜呼风。

南临日驾千重紫,北借霓旌万队红。

葛藟绵绵周祚远,明神岂诳白头翁。

(0)

题梅

春风频剪拂,蓓蕾未全开。

更著黄昏月,孤山兴渐来。

(0)

杨考功名父乃翁挽

不识夫君面,哀从何处生。

情浓堪破戒,身后却知名。

宰木寒烟拱,幽堂野日明。

石田有贤胤,风树振芳声。

(0)

同唐荣夫大行人余宗周侍御过马文明中舍西轩小酌席中赋二首·其一

薰风暑汗正沾裳,邂逅还来共此觞。

冰碗凝寒摇日影,荷筒分窍吸天香。

庭花总有催诗意,鸟语浑如笑客狂。

多谢诸公能爱我,欲挥馀兴上轩墙。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