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干山涧中》
《干山涧中》全文
明 / 夏允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暗绿资山画不明,水痕初没荻无声。

云能覆岸鸥衣暖,竹肯移晖鸟梦轻。

汲女改瓶羞断绠,渔儿踏鲤贯花茎。

春桥此曲多风乐,别有伤心问濯缨。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山涧春景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涧的独特风貌和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首联“暗绿资山画不明,水痕初没荻无声”,开篇即营造出一种朦胧而静谧的氛围。暗绿色的山峦仿佛是未经人工雕琢的天然画卷,但因光线不足,画面显得模糊不清。水痕初退,芦苇轻轻摇曳,却未发出任何声响,展现出山涧清晨的宁静与和谐。

颔联“云能覆岸鸥衣暖,竹肯移晖鸟梦轻”,进一步描绘了云、鸥、竹、鸟之间的互动。云朵覆盖着岸边,为鸥鸟提供了温暖的庇护所;竹影轻轻移动,使得鸟儿的梦境变得轻盈而安详。这一联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和谐共处。

颈联“汲女改瓶羞断绠,渔儿踏鲤贯花茎”,转而关注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汲水的女子更换了水瓶,担心绳子断裂,体现了对自然之物的尊重与爱护;渔儿踩踏鲤鱼,穿过了花茎,既表现了生活的艰辛,也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微妙联系。

尾联“春桥此曲多风乐,别有伤心问濯缨”则以春桥上的乐声作为背景,引出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在春天的桥上,乐声悠扬,似乎在诉说着生活的美好与欢乐。然而,在这美好的背后,诗人却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别有伤心问濯缨”,意指在享受生活的同时,是否也应该反思内心的忧伤与困惑,是否应该保持心灵的纯净与清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生哲理的融合,表达了诗人对和谐共生、尊重自然以及内心反省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夏允彝
朝代:明

(?—1645)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彝仲。好古博学,工诗文。与陈子龙等结几社,与复社相应和。崇祯十年,与陈子龙同第进士。授长乐知县,善决疑狱。南明弘光时官吏部考功司主事,未就职。南都亡后,入总兵吴志葵军抚清,无成。闻侯峒曾死,为经纪其丧。事毕,自沉松塘死。
猜你喜欢

感秋

秋色关河外,秋声天地间。

壮士感此时,朝镜凋朱颜。

一身寄空谷,万里梦天山。

噫呜怒眦裂,愤激悲涕潸。

古来真龙驹,未必置天闲。

长松倒涧壑,委弃同蓁菅。

得志未可测,谈笑济时艰。

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

(0)

谢客相过

我力日愈衰,人事不敢倡。

穷巷春多泥,何以税客鞅。

诸君顾何取,勤恳问亡恙。

赋诗代尺书,跂望徒悢悢。

(0)

寄题严居厚伴钓轩

人生有至乐,莫若江湖中。

千钱买短䑧,青箬织孤篷。

潮生鼓棹去,烟波浩无穷。

长歌送夕阳,回首万事空。

伴钓君已奇,我乃真钓翁。

君出羊裘家,散人亦吾宗。

一见即定交,正以气味同。

何时溪庄路,共醉芦花风。

(0)

寄陈鲁山正字

平生交游中,陈子我所敬。

初犹似豪举,晚乃抱渊静。

独观心地初,皎若虚室镜。

人知自渠事,道行君有命。

青衫二十年,老色上须鬓。

偶然预收召,瘦马趁朝请。

退食辄杜门,不省求捷径。

似闻石渠书,雌黄久未定。

丁字犹恨曲,朋字竟须正。

愿君试思之,鱼鲁何足订。

(0)

读韩致光诗集

渺莽江湖万里秋,玉峰老子弄孤舟。

犹胜宿直金銮夜,凛凛常怀泼酢忧。

(0)

莆阳昭武延平送兵渐集戏书

鼓声晨紞紞,角声莫呜呜。

作官了何事,空叹岁月徂。

送兵稍稍集,秣马脂吾车。

风霜迫摇落,残暑亦已无。

野渡明丹枫,破驿吹黄榆。

聊收作诗料,未用厌征途。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