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营沙寨半荒塘,漠漠平川暗夕阳。
笑杀公孙为布被,有何绣幕障边疆。
土营沙寨半荒塘,漠漠平川暗夕阳。
笑杀公孙为布被,有何绣幕障边疆。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荒凉景象与历史的沧桑感。首句“土营沙寨半荒塘”,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边塞之地的自然风貌,土营和沙寨是边防的象征,而“半荒塘”则暗示了这些防御工事的废弃与时间的流逝。接着,“漠漠平川暗夕阳”一句,通过广阔的平地与渐暗的夕阳,营造了一种苍茫而寂寥的氛围,夕阳的余晖给这荒凉之地披上了一层淡淡的哀愁。
“笑杀公孙为布被”一句,运用典故,借古讽今。公孙述是东汉末年割据一方的军阀,曾自立为帝,但最终失败。此处“笑杀”一词,既是对历史人物的讽刺,也是对那些为了虚名权势而不惜牺牲一切的统治者的批判。同时,“布被”作为细节描写,形象地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苦与朴素,与前文的壮丽景色形成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最后一句“有何绣幕障边疆”,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边疆安全的忧虑与无奈。绣幕本是华丽装饰之物,用在此处却显得格格不入,突出了边塞环境的恶劣与现实的残酷。整首诗通过对边塞景象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深刻揭示了边疆的荒凉与动荡,以及人们对和平与安定的渴望。
柳残荷老客凄凉,独对西风立上方。
万井人烟环魏阙,千年王气到钱塘。
湖澄古塔明寒屿,江远归舟动夕阳。
北望中原在何所,半生赢得鬓毛霜。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年年渐见南方物,事事堪伤北客情。
山鬼趫跳唯一足,峡猿哀怨过三声。
帆开青草湖中去,衣湿黄梅雨里行。
别后双鱼难定寄,近来潮不到湓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