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边空谷偶来逃,散步虚廊破郁陶。
庭户月华封玉雪,林峦风响汹波涛。
气寒秋尽衣裳薄,夜静山深殿阁高。
欲识羁怀愁几许,明朝揽镜看霜毛。
溪边空谷偶来逃,散步虚廊破郁陶。
庭户月华封玉雪,林峦风响汹波涛。
气寒秋尽衣裳薄,夜静山深殿阁高。
欲识羁怀愁几许,明朝揽镜看霜毛。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景山寺中漫步赏月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交融,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思绪与情感。
首联“溪边空谷偶来逃,散步虚廊破郁陶”,开篇即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寻求心灵宁静的氛围。诗人仿佛偶然间逃离世俗,来到这幽静的山谷,沿着空旷的走廊漫步,心中的烦忧随之消散。
颔联“庭户月华封玉雪,林峦风响汹波涛”,进一步描绘了月光下的景致。月华如霜,覆盖着庭院和屋檐,洁白而纯净;林间的山峦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海浪般涌动,声音悠扬,充满了自然的韵律美。
颈联“气寒秋尽衣裳薄,夜静山深殿阁高”,则从季节变换的角度,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敏感感知。秋意渐浓,空气变得凉爽,衣裳也显得单薄;夜晚格外宁静,山中深邃,寺阁高耸,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尾联“欲识羁怀愁几许,明朝揽镜看霜毛”,诗人以自问自答的方式,表达了对内心情感的深刻反思。他想要了解自己因何而愁,明天清晨照镜子时,或许能看见鬓角的白发,以此象征岁月的无情与内心的沧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既有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汴涨溅溅费挽牵,轻舟难若上青天。
只知乘駃及先去,不意迟留落那边。
都人车马闹城闉,似惜民曹更牧民。
到处忠勤无粉饰,入朝言语有经纶。
只今次辅须贤帅,自古维城必懿亲。
报政不须三五月,姓名端的记严宸。
水边篱落西湖老,结伴寒标归计早。
月昏香动幅巾时,铁石广平犹压倒。
新来昌谷辟藩墙,密花疏干添环抱。
等閒诗酒奉周旋,何似文书频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