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峰高锁不从今,豪贵亭台世共钦。
登眺此时随极目,笙歌何日断清音。
风飘碧瓦垣多缺,草满瑶阶树少阴。
胜事已空山独秀,层崖夕照紫云深。
一峰高锁不从今,豪贵亭台世共钦。
登眺此时随极目,笙歌何日断清音。
风飘碧瓦垣多缺,草满瑶阶树少阴。
胜事已空山独秀,层崖夕照紫云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苍凉的山景图。诗人以“一峰高锁不从今”开篇,巧妙地运用了“锁”字,不仅形象地描绘出山峰的高耸,也暗含了时间的流逝与变迁。接下来,“豪贵亭台世共钦”一句,通过对比,突出了山峰的自然之美,与人类建造的豪华建筑形成鲜明反差,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推崇。
“登眺此时随极目,笙歌何日断清音。”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读者的视线引向远方,想象中的人间乐章与现实中的宁静形成了对比,暗示了繁华终将消逝,唯有自然的宁静永恒不变。
“风飘碧瓦垣多缺,草满瑶阶树少阴。”这两句细致描绘了山间的景象,风吹过残破的屋瓦,草木茂盛,但树木稀疏,阳光透过树梢,营造出一种既生机勃勃又略显荒凉的氛围。
最后,“胜事已空山独秀,层崖夕照紫云深。”总结全诗,表达了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怀念,以及对当前自然美景的赞叹。夕阳下的山峦被紫色云霞所笼罩,既美丽又略带忧伤,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洞察。
沛国更不羁,陶陶忘所以。
鹿车散漫游,寤寐视生死。
心醒身任醉,器度谁能揣。
不听妇儿言,粗论含至理。
嗣宗青白眼,傲睨人间世。
行不拘礼法,学乃通神契。
高论祖蒙庄,正言折蒋济。
苏门鸾凤音,夫乃知不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