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韶光,长亭路。偷看行人,隐隐鞭丝度。
隋苑繁华争一瞬,含睇相迎,绰约风情露。
鹦鹉洲,桃叶渡。浓露朝零,珠泪抛无数。
瞥见名花开万树。倏转秋波,望望春归处。
好韶光,长亭路。偷看行人,隐隐鞭丝度。
隋苑繁华争一瞬,含睇相迎,绰约风情露。
鹦鹉洲,桃叶渡。浓露朝零,珠泪抛无数。
瞥见名花开万树。倏转秋波,望望春归处。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日长亭送别的画面。"好韶光,长亭路"开篇点明了季节的美好和离别之地,暗示着即将逝去的青春与短暂的相聚。"偷看行人,隐隐鞭丝度"细腻地刻画了目送行人的场景,通过"隐隐鞭丝"传达出离别的不舍与淡淡的哀愁。
接下来,词人将视线转向历史遗迹隋苑,感叹其繁华如梦,转瞬即逝,"隋苑繁华争一瞬"表达了对过往辉煌的追忆和对眼前现实的感慨。"含睇相迎,绰约风情露"则借女子含情脉脉的眼神,展现出婉约动人的风姿。
"鹦鹉洲,桃叶渡"两个意象,进一步渲染了江南水乡的韵味,而"浓露朝零,珠泪抛无数"则借清晨露珠象征着离别时的泪水,表达了深深的感伤。"瞥见名花开万树"以盛开的花朵映衬出春天的生机,但又暗示着春光易逝,美景不再。
最后,词人目光流转,"倏转秋波,望望春归处",寓意着对春天离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盼,将离别的情绪推向高潮,给人留下无限遐想的空间。
总的来说,洪炳文的《苏幕遮·柳眼》以清新淡雅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离别的情景,寓言深刻,情感丰富,展现了词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闽州土俗户不分,生子数岁学绣文。
围绷坐肆杂男女,谁问小年曾识君。
古来夜行斯秉烛,今者衢路走纷纷。
那更诛求使者急,鞭箠一似鸡羊群。
古来闺阁佩箴管,今者女工徵六军。
虽复太平少征战,设有备豫将何云。
去年居作匠五千,耗费府藏犹烟云。
官胥掊克常十八,况以鸠敛夺耕耘。
祗今弃置半不用,民劳竟是谁欢忻?
岁岁条章省烦费,幸且不省无方殷。
唐虞在上俭且勤,后王犹复锦绣焚。
岂有夔龙让姚宋,不言忍使忧心熏。
观风自是使者职,作歌虽远天应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