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山馆·其一》
《宿山馆·其一》全文
宋 / 徐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下马开门日已沈,旋寻村路乞樵灯。

隔云吠去谁家犬,踏月归来何处僧。

潭上风生千嶂吼,枕前泉落一床冰。

呼儿笑问今宵事,身在危峰第几层。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山中馆舍的静谧与神秘之感。首句“下马开门日已沈”以动态开篇,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归途中的景象,日落时分,诗人卸鞍下马,推开山馆的门扉,静谧的夜晚悄然降临。接着,“旋寻村路乞樵灯”,诗人寻找着村路上的灯火,为夜行提供一丝光亮,这一细节体现了诗人的细心与生活智慧。

“隔云吠去谁家犬,踏月归来何处僧”两句,通过犬吠和僧人归来的场景,营造出山间夜晚的宁静与神秘。犬吠声从云层中传来,仿佛是远处村庄的回应;而僧人踏着月色归来,则增添了几分超凡脱俗的气息。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示了山中生活的独特韵味。

“潭上风生千嶂吼,枕前泉落一床冰”则进一步渲染了山馆环境的清冷与壮丽。潭水之上,山风呼啸,千嶂之间似乎有野兽的咆哮,营造出一种震撼人心的气势;而诗人枕边的泉水声,如同滴落在床前的冰块,既清凉又宁静,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纯净与和谐。

最后,“呼儿笑问今宵事,身在危峰第几层”以对话的形式结束全诗,诗人与孩子之间的互动,既体现了生活的温馨,也流露出对自身所处环境的好奇与探索精神。通过询问“身在危峰第几层”,诗人表达了对周围环境的深刻感知与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山中夜宿的生动画面,既有自然景观的壮美,也有生活细节的温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徐积

徐积
朝代:宋   字:仲车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   生辰:1028—1103

徐积(1028—1103)北宋聋人教官。字仲车,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猜你喜欢

临江仙·雪壁歌词题尚湿

雪壁歌词题尚湿,春风又见轻红。
一枝斜插映头峰。
不辞连夜赏,银烛透纱笼。
白发欺人今老矣,尊前羞见繁秾。
清香尤嫪虎溪风。
海棠须避席,佳种谩蚕丛。

(0)

临江仙·千古乌程新酿美

千古乌程新酿美,玉觞风过粼粼。
歌声未辨起梁尘。
九天持斧客,来作绣衣人。
夙有辞华惊乙览,传闻献颂东巡。
未应握节久宾宾。
一封驰诏旨,却醉上林春。

(0)

临江仙·自古吴兴称冷僻

自古吴兴称冷僻,菰城水浸粼粼。
回星难望使车尘。
如何三日饮,并有五行人。
文似枚皋加敏速,记书易若张巡。
幕中无用郄嘉宾。
他年浮枣会,莫忘两溪春。

(0)

蝶恋花·安石榴花浓绿映

安石榴花浓绿映。
解愠风轻,乍改朱明令。
衮绣元臣门户盛。
童孙此日悬弧庆。
夜宴华堂添酒兴。
□□除书,远带天香剩。
欲浥苕波供续命。
不须龙护江心镜。

(0)

临江仙·小样洪河分九曲

小样洪河分九曲,飞泉环绕粼粼。
青莲往事已成尘。
羽觞浮玉甃,宝剑捧金人。
绿绮且依流水调,蓬蓬酹鼓催巡。
玉堂词客是佳宾。
茂林修竹地,大胜永和春。

(0)

蝶恋花·只恐深夜花睡去

只恐深夜花睡去。
火照红妆,满意留宾住。
凤烛千枝花四顾。
消愁更待寻何处。
汉苑红光非浪语。
栖静亭前,都是珊瑚树。
便请催尊鸣釂鼓。
明朝风恶飘红雨。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