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物十咏》
《秋物十咏》全文
清 / 卢德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高楼乍度雁声初,节物惊人计已疏。

露下栖迟南岭月,风前冷落北来书。

长途矰缴看皆是,自古稻粱未有馀。

与尔凄清同世路,峰头何日不欷歔。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首句“高楼乍度雁声初”,以雁鸣开篇,暗示季节转换,高楼之上,初闻雁叫,既点明了地点,也预示着秋意渐浓。接着,“节物惊人计已疏”一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节令更替,让人感到时间的紧迫,计划似乎变得不再那么清晰。

“露下栖迟南岭月,风前冷落北来书”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静谧与凄凉。露珠在月光下闪烁,南岭之上的月亮显得格外孤寂;北来的书籍在冷风中显得格外冷落,仿佛连文字都失去了温度。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和书籍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长途矰缴看皆是,自古稻粱未有馀”则揭示了人生的艰难与无常。长途跋涉,处处充满危机,如同猎人布下的陷阱(矰缴),而自古以来,人们追求的稻米与粮食(稻粱)却始终难以满足。这不仅是对物质生活的反思,也是对人生困境的深刻洞察。

最后,“与尔凄清同世路,峰头何日不欷歔”表达了诗人与世间万物共处的凄清感,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是高山还是低谷,都充满了悲叹与无奈。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作者介绍

卢德嘉
朝代:清

卢德嘉,清凤山县学廪生。光绪十八年(1892)台湾倡修通志,凤山县于十二月设采访局纂修《凤山县采访册》,由卢氏总其成,另置总办举人卢德祥、举人陈日翔及帮办恩贡生周熙清、儒学教官王春华等人,光绪二十年(1894)十二月稿成,为清末重要之台湾史料。以下诗作辑录自卢德嘉《凤山县采访册》、陈汉光《台湾诗录》、赖子清《台海诗珠》、儿玉源太郎《庆飨老典录》、许成章《高雄市古今诗词选》。
猜你喜欢

孤儿行

孤儿生命一何苦,什伯成群作囚虏。

孤儿命苦儿不孤,孤儿各有母与父。

父母看儿如掌珠,饥食肉麋寒衣襦。

忽遭丧乱抱儿走,相逢狭巷被牵驱。

男为役夫女为妻,夺儿怀中儿哀啼。

大儿十岁小六七,队队抱上城楼栖。

城西酒佣旧相识,昨来山中面黧黑。

为言身经十日俘,絷在城楼饷儿食。

群儿哀啼声声续,哀极声低音亦促。

每当啼急不忍听,一呼贼来无敢哭。

此时景状尤惨然,不知贼复何心肝。

西城去此七十里,啼声尚犹吾耳边。吁嗟乎!

严陵昔岁贼麇至,十岁小儿都弃置。

当时收刺懵懂军,其最少年十一二。

而今网罗及幺么,破巢下更无完卵。

乳臭小儿何罪辜,一朝羁绁撄天祸。

城楼百尺高入云,黑云低压城楼昏。

上有青天下黄口,哭声如雷天不闻。

(0)

铁佛寺

迢迢北城外,中有欢喜园。

梵诵寂无响,松风寒到门。

山僧扫磐石,野客开清尊。

归去碧云合,苍苍烟树昏。

(0)

辰溪

秀绝辰溪县,冈峦列市阛。

流分九江水,郭绕五城山。

大酉能探策,丹砂好驻颜。

缮完应有术,烽火近诸蛮。

(0)

丙子岁初出门见有短衣揖让者继凶年之后得此感而有作·其三

江南财赋重,输灌仗年丰。

纵使艨艟集,应怜杼柚空。

张陈留惠政,周况有遗风。

报国无多事,长忧百姓穷。

(0)

过滇楚忆旧游紫溪山寺

十里松阴盖紫溪,昔年曾借上方栖。

行来绝顶千峰合,俯瞰诸天万象低。

地僻不惊林鹤梦,云深常任谷禽啼。

何时再遂登临约,一任山灵索品题。

(0)

下扶啸台陟阆风崖自蓬壶径泛舟入钟鼓洞

高寒肆冥搜,幽异惬心赏。

穷梯背樵苏,密径面筱簜。

睇后路既回,瞻前渚弥枉。

缅辞苏门啸,重作剡溪访。

泉石匪自今,亭台已成曩。

其镗异短闻,无射中奇响。

伟兹造化功,流形信无妄。

津逮兴故超,神渊道斯广。

怀哉谢人寰,归与授吾党。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