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书成四海传,华阳始信有儒仙。
神交弘景吹笙夜,心在留侯辟谷年。
重碧拈春瓢贮月,硬黄临帖研分泉。
山中物色清无限,便拟凌云到洞天。
一日书成四海传,华阳始信有儒仙。
神交弘景吹笙夜,心在留侯辟谷年。
重碧拈春瓢贮月,硬黄临帖研分泉。
山中物色清无限,便拟凌云到洞天。
这首元代诗人刘汶的《寄赠华阳洞隐者》充满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赞美。诗中以“一日书成四海传”开篇,巧妙地将书信的迅速传播与隐者的影响相联系,暗示了隐者虽远离尘嚣,却能通过文字或某种方式对世人产生深远影响,如同儒仙一般。
“华阳始信有儒仙”一句,既是对隐者身份的肯定,也暗含着对华阳洞中隐居者的尊敬和崇拜。接下来,“神交弘景吹笙夜,心在留侯辟谷年”,运用典故,将隐者与古代高士弘景、留侯相提并论,表达了对隐者超凡脱俗、心灵纯净的赞美。
“重碧拈春瓢贮月,硬黄临帖研分泉”,这两句描绘了隐者日常生活的雅致与闲适,通过“春瓢贮月”和“研分泉”的细节,展现了隐者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同时也体现了其生活情趣之高雅。
最后,“山中物色清无限,便拟凌云到洞天”,表达了诗人对隐者所在山中景色的向往,以及自己渴望追随隐者,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超越。整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
算浮生碌碌,止少得,一囊钱。
且频唤索郎,亟邀欢伯,笑傲花前。
富贵此生休问,尽徜徉、山水度残年。
孰惯红尘短卫,饱图白社高眠。数弓隙地结茅椽。
疏竹嬲溪烟。有峰际闲云,松间野鹤,相对翛然。
数声渔笛何处,看斜阳、暧暧下平川。
试问郁单天子,何如酒肆神仙。
笺擘芙蓉,略点染、粉堆金簇。
仿佛是、雁排锦柱,龙吟豪竹。
长啸不除湖海气,清谈自带烟霞幅。
有东风、寒食汉宫诗,金闺读。花前饮,人如玉。
星下醉,天为烛。高歌吾老矣,空摩双目。
谁信倚风巴里调,换来一斛珍珠曲。
倩火攻、奇策更先登,难兄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