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悄立》
《悄立》全文
清 / 陈熙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悄立空庭夜未阑,愁思都迸雨声酸。

已无亲养居贫易,怕有人怜涉世难。

死后虚名空料理,生前骨相本清寒。

沈沈桦烛终宵对,一样飘零泪点残。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独者在深夜庭院中静立的情景,内心充满了愁绪与无奈。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首句“悄立空庭夜未阑”,以“悄立”二字开篇,营造出一种寂静无声的氛围,暗示了主人公的孤独与沉默。“空庭”则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空旷与冷清,夜晚尚未完全过去,但似乎连时间也停滞了,与主人公的心境形成呼应。

接着,“愁思都迸雨声酸”一句,将愁绪与雨声联系起来,雨滴落在地面的声音仿佛是主人公心中酸楚情绪的外化,形象地表达了愁苦之深。这里运用了通感的手法,将听觉与情感相连,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已无亲养居贫易,怕有人怜涉世难。”这两句揭示了主人公的困境与忧虑。一方面,失去了亲人照顾,生活变得艰难;另一方面,害怕别人的同情,担心自己难以融入社会,表现出一种既渴望理解又害怕被看轻的心理状态。

“死后虚名空料理,生前骨相本清寒。”这两句是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虚名可能变得毫无意义,而生前的贫穷与清寒才是实实在在的生活状态。这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物质与精神价值的重新审视。

“沈沈桦烛终宵对,一样飘零泪点残。”结尾两句,以“沈沈桦烛”象征着孤独与寂寞,与主人公的处境相呼应。在长夜中,蜡烛燃烧殆尽,象征着生命的消逝,而“泪点残”则表达了主人公在孤独中流下的泪水,最终也如同蜡烛燃尽一般,消失在寂静之中。整首诗以哀而不伤的情感,展现了人生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陈熙治
朝代:清

字子服,一字翔翰。同治庚午举人,内阁中书协办侍读。著有燕侨斋偶存稿。邑志传文苑。
猜你喜欢

送林文学自三水迁夹江令二首·其一

绛帐几年瞻讲席,青衿多日傍词坛。

恩逢百里符初授,望入千山别亦难。

化雨春馀三水绿,明霜秋到夹江寒。

悬知谕蜀文成日,堪寄同毡旧所欢。

(0)

得劳明府书

绝徼分符亦汉曹,怜君曾此试牛刀。

非缘今日催科拙,那识前人抚字劳。

共惜单车成薏苡,岂容三径即蓬蒿。

伫看论定徵岩穴,喜见双凫傍阙高。

(0)

早朝

晓共衣冠拜冕旒,天街寒露湿鸣驺。

祥烟渐绕浮鹓仗,旭日初腾接凤楼。

声度玉珂听渐远,心依华衮去还留。

近臣只爱天颜喜,宵旰宁知圣主忧。

(0)

咏古四首有序·其三陆宣公

所学真无负,恩深内相初。

敷陈本道德,诏令感州闾。

罢献能防侈,忧谗不著书。

祗今看奏议,法戒尚昭如。

(0)

送广生南还二首·其二

朔气寒方凛,游人念故园。

早梅迎客骑,疏柳对离樽。

白雪新篇富,青云旧业存。

谢庭多赋客,归与共玄言。

(0)

暮春李长卿偕梅子庾移樽过访赋答二首·其一

案牍元多暇,知交亦自稀。

径深芳草没,门静落花飞。

胜赏春将尽,行游愿屡违。

喜君能顾我,竟日对晴晖。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