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乞荆浩画》
《乞荆浩画》全文
唐 / 大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六幅故牢健,知君恣笔踪。

不求千涧水,止要两株松。

树下留盘石,天边纵远峰。

近岩幽湿处,惟藉墨烟浓。

(0)
注释
六幅:指画布或画卷,这里形容画作的尺寸或范围。
故牢健:坚固耐用,这里形容画布质量好或画面稳健。
知君:了解您,指了解画家的风格或技巧。
恣笔踪:随意挥洒笔墨,形容画家自由创作的状态。
千涧水:大量的溪流,比喻细腻繁复的景致描绘。
止要:只要,强调画家的取舍与专注。
两株松:两棵松树,象征坚韧与长寿,此处为画中主体。
树下:松树下方。
留盘石:特地描绘了一块大石头,增加画面层次感。
天边:画面的远处。
纵远峰:延伸出的远山峰峦,增强画面的深远感。
近岩:靠近山岩的地方。
幽湿处:阴暗潮湿的环境,通常指山间隐蔽处。
惟藉:只依赖。
墨烟浓:浓重的墨色,用来表现深邃和湿润的效果。
翻译
六尺画布坚韧挺拔,深知你挥洒自如的笔触。
不强求描绘千条溪流,只想要画中挺立两棵松。
树荫之下留下磐石一块,天边悠远尽显峰峦起伏。
靠近山岩湿润之地,全凭浓重墨色营造深幽氛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山中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述,表达了对朋友乞荆浩画艺的赞赏与期待。"六幅故牢健"指的是乞荆浩的绘画作品雄厚有力,"知君恣笔踪"则表明诗人对其技艺的了解和认可。

在下一句中,"不求千涧水,止要两株松"表达了简约而精致的艺术追求,不需要复杂或宏大的场景,只需寥寥几笔即能传神。"树下留盘石,天边纵远峰"则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面,其中“盘石”和“远峰”都是中国古代山水画中的常见元素,表现了深远和稳固之感。

在诗的后半部分,"近岩幽湿处,惟藉墨烟浓"中,“近岩幽湿处”让人联想到隐藏在岩石间的清泉或小溪,而“惟藉墨烟浓”则强调了画家运用墨色的技巧,使得画面既有层次感又富于变化。这里“墨烟浓”一词,形象地表达了画面的深邃与动态。

整首诗通过对乞荆浩绘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朋友艺术才华的欣赏,也表现了自己对于高远、简约而又充满生命力的艺术理念。

作者介绍

大愚
朝代:唐

生卒年不详。五代时邺都青莲寺僧。与荆浩同时,曾向荆浩乞画并寄诗达意。事见《五代名画补遗》。《全唐诗》存诗1首。
猜你喜欢

赠郑雅村·其二

客岁过黄浦,承君雅意多。

浮云还聚散,老子与婆娑。

往事悲威海,衰颜照浊河。

今宵头上月,不饮奈明何。

(0)

八里河决阻赋·其一

无边风浪莽西来,滚滚黄流一线开。

千里土鳞原上起,几行泽雁雨中哀。

飘零我亦同萍梗,生聚谁怜遍草莱。

独向荒邱时极目,弥漫何处是春台。

(0)

清凉寺呈本师

达人贵宏道,独觉非所论。

觉花馥心地,智水湛灵源。

誓然大智炬,永破尘沙昏。

拂衣舍卫国,开讲给孤园。

岂不疲津梁,弥悯四流奔。

乔岳蕴灵异,中有甘露门。

非贤岂能主,惟德众所尊。

人天一忻悦,花雨何纷繁。

迦叶信小果,庆喜惭钝根。

荷法各有任,嘉会何由敦。

聊勉自化志,庶用酬慈恩。

(0)

正月二十五日过白云竹院

暮逐闲云入竹房,梅花夹道澹生香。

笑看孤塔离奇甚,瓦上松枝挂夕阳。

(0)

为姚虞琴题吴柳堂侍御罔极图遗墨·其一

堂堂尸谏大名垂,死所微怜逐厥私。

当日死忠仍死孝,请看万恨写庸医。

(0)

潇湘晚景图二首·其一

袅袅箫声袅袅风,潇湘水绿楚天空。

向人指点山深处,家在兰烟竹雨中。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