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王孙贵,翻同隐者流。
池开半亩曲,地即小山幽。
霜冷蒹葭夕,天长雁鹜秋。
何须章水上,怀眺倚空楼。
不识王孙贵,翻同隐者流。
池开半亩曲,地即小山幽。
霜冷蒹葭夕,天长雁鹜秋。
何须章水上,怀眺倚空楼。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高雅的隐居生活图景。诗人以“不识王孙贵,翻同隐者流”开篇,巧妙地将自己与贵族王孙相对比,表明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认同,同时也暗示了对世俗权贵的疏离感。
接下来,“池开半亩曲,地即小山幽”两句,通过描绘一个虽小却充满自然之美的池塘和小山,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氛围。这里的“曲”字不仅指池塘的形状,也暗含了环境的曲折幽静,给人以心灵上的慰藉。
“霜冷蒹葭夕,天长雁鹜秋”则进一步渲染了季节的变换和自然界的宁静。霜冷、蒹葭、夕阳、天长、雁鹜、秋意,这些元素共同构建了一个深秋时节的景象,既有寒意,又不失生机,展现了自然界独有的魅力。
最后,“何须章水上,怀眺倚空楼”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深刻感悟。他似乎在说,不必追求名利场上的繁华,也不必在章水边怀想远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才是真正的幸福所在。倚靠在空楼之上,或许是对过去繁华生活的反思,也是对未来简单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深情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