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长安夜怀》
《长安夜怀》全文
唐 / 李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匹马西游日,从吴又转荆。

风雷几夜坐,山水半年行。

梦永秋灯灭,吟馀晓露明。

良时不我与,白发向秦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ángān怀huái
táng / pín

西yóucóngyòuzhuǎnjīng
fēngléizuòshānshuǐbànniánxíng

mèngyǒngqiūdēngmièyínxiǎomíng
liángshíbáixiàngqínshēng

注释
匹马:独自一人。
西游:向西旅行。
吴:古代地名,这里指吴地。
荆:古代地名,这里指荆州。
风雷:风雨雷电。
梦永:长梦不断。
秋灯:秋季的油灯。
晓露:清晨的露水。
良时:美好的时光。
我与:赋予我。
白发:白发苍苍。
翻译
独自骑马西行的日子,从吴地辗转到荆州。
经历了几个夜晚的风雨雷电,半年时间里跋山涉水。
秋夜长梦在孤灯熄灭时结束,吟诗之后清晨露水已明。
美好的时光不再属于我,白发已在旅途中悄然生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远游西域的经历和感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向往。

“匹马西游日,从吴又转荆。”开篇即以奔放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壮阔的画面。匹配良马,踏上西行之旅,自江南吴地启程,再次翻越荆棘丛生的险境,显示了诗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探索精神。

“风雷几夜坐,山水半年行。”在这段旅途中,诗人经历了多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以及长达半年的山川跋涉。这不仅是对自然力的挑战,更是心灵深处的磨砺。诗人的情感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他的心境也随着四季更迭而变。

“梦永秋灯灭,吟馀晓露明。”在这漫长的旅途中,夜晚的灯火偶尔被秋风吹熄,而清晨的露水又映照出诗人的心声。这里的“梦”与“吟”,则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对远方故土的思念,以及在寂静之际自我倾诉的情感。

“良时不我与,白发向秦生。”最后一句,是诗人对时光流逝、自己年华老去的一种无奈感慨。诗人感叹良辰美景难以与己相伴,而自己的青春却在西行的路上渐渐消逝,头顶上的白发正向着秦地生长。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悟,也是对生命易逝和历史轮回的一种深刻认识。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旅途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以及对于时光、自然、故土的深切情感。

作者介绍
李频

李频
朝代:唐   字:德新   生辰:818—876

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寿昌长汀源(今浙江建德李家镇)人,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著有《梨岳集》一卷,附录一卷。寿昌县令穆君曾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猜你喜欢

湖上漫兴

离忧同楚客,泽畔独行吟。

倚杖玩流水,无人知我心。

荻花秋瑟瑟,雨气晚沉沉。

摇落知何极,轻寒上短襟。

(0)

翠华引.题湖心亭

弦管四围缭绕,楼台三面参差。

山色喜晴喜雨,湖光宜酒宜诗。

(0)

贺新凉.旅况自遣,用雪客秋水轩倡和词韵

双鬓萧骚卷。金台侧、旅魂空飏,病魔难遣。

只立低徊形共影,况是烛花垂泫。

提别绪、春蚕蒙茧。

开箧鲛绢浑似锦,裹相思、珠泪成深浅。

离恨锁,眉难展。五陵年少都通显。

叹狂生、胡琴击碎,唾壶敲扁。

昨夜邯郸曾入梦,惊断寺门荒犬。

犊鼻裤、何时其免。

饱杀侏儒臣饿死,怪秦皇、不尽烧坟典。

肠欲断,西风剪。

(0)

台城路.张芝浦太史端卿招集妙相庵赏芍药兼为马雨农学使同年恩溥饯别

钟山树秃台城圯,南朝更无遗寺。

渺矣吴宫,岿然鲁殿,一角楼台孤峙。阇黎旧址。

看古佛低眉,似含铅泪。

漫感兴亡,放怀且作习池醉。龙华几逢胜会。

眼前冠盖集,佳兴何似。

易老莺花,难联香火,薄暖轻寒天气。繁华逝水。

喜梵宇春长,尚留婪尾。只恐将离,促人愁绪起。

(0)

临江仙.寒柳

无多烟雨旗亭路,为谁萦损风流。

新来消尽两眉愁。不知当日意,生怨隔红楼。

桃叶桃根同怅望,知他何处维舟。

玉钩斜畔女墙头。昏鸦栖不定,霜月满扬州。

(0)

蝶恋花

依旧荷香三十里。比似年时,无复残红矣。

不恨红芳不相俟。恨他零落秋如此。

鹜外遥山鸥外水。水上斜阳,染出千峰紫。

脉脉秋心勾引起。一行白雁天边字。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