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力无私万国通,尚思寒谷待春风。
欲将和气均天下,都在熙熙造化中。
帝力无私万国通,尚思寒谷待春风。
欲将和气均天下,都在熙熙造化中。
这首诗《艮岳百咏·敷春门》由宋代诗人李质所作,通过简洁而深邃的语言,展现了对宇宙和谐与万物生长的深刻思考。
首句“帝力无私万国通”,开篇即以帝王之力象征着自然法则的公正与普遍性,强调了帝王或自然力量对于万物的无差别恩泽,如同帝王之政惠及四海,体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秩序的向往。
次句“尚思寒谷待春风”,则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中的循环更替,春风拂过寒冷之地,带来生机与温暖,寓意着希望与复苏的力量。这里不仅指自然界的季节变换,也暗喻社会中对于变革与新生的期待。
后两句“欲将和气均天下,都在熙熙造化中”,表达了诗人对于和谐与平衡的追求。他相信,通过内在的和气与外在的自然规律,可以实现普天之下万物的和谐共处。这里的“和气”既指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也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体现了儒家思想中“仁”的理念,以及道家追求的自然之道。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自然、社会与个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内心的平和与对外部世界的理解,达到和谐共存的理想状态。它不仅是一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更是对人类社会理想状态的哲学思考。
江云横雨暗春天,万户朝开凝碧烟。
行子出门何意气,辉光马上揖金鞭。
白门杨柳风吹发,荏苒柔条不受折。
雨馀带湿如沾泪,总为游人伤离别。
春愁何处最关情,多病思乡失友生。
草色芊眠迷大路,川原迢递阻严程。
遥知稷下非谈辩,不记墙东隐姓名。
忆昔相逢伤草草,如今再见忻怀抱。
坐来秖是玉山凝,立谈便托金兰好。
君年方壮已高位,鬓发如云施绿黛。
朝日辉光照绶衣,外台意气从轩盖。
诸侯列郡望风裁,将校分营备皂台。
高牙猎猎朱旗建,潭府森森画戟开。
治兵能训常多暇,出众英才称大雅。
虽然授节统军容,却擅落毫增纸价。
七言破的罢弯弧,五采文成才调马。
对座芳香振蕙襟,垂帷纷郁极书林。
共言为政兼儒术,复有寻仙出世心。
莫用酬君惭楚璧,幸须惠我比南金。
孱蒙自弱龄,幸禀严慈诲。
束发通朝籍,辞亲千里外。
猥持小器资,不克大车载。
好近为善名,频复多言悔。
求全易生毁,过涉因罹害。
虎尾获安宁,鸡鸣兴怨艾。
浮云始悟轻,迟日深知爱。
将乞簪笏投,归奉垂堂诫。
矢志未及伸,新恩来至再。
金马忽奔投,九重羽檄逮。
渥哉宠命临,敢云稍懈怠。
浪游别久方蓬,酒边小坐浑疑梦。
河山举目,苍茫今古,紫金杯重。
秋气多悲,老怀都懒,无聊吟弄。
最难忘胜赏,凫潭社散,空萧寺、槐龙动。
林下追陪还共。乱云飞、碧天微空。
昆崙睡里,丁歌申舞,莺花千种。
棋局声喧,客窗烛短,埋忧无冢。
又西风竞沸,红尘十丈,似潮头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