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画定犹豫,周书重稽疑。
神圣互为用,自古皆有之。
先生毗陵士,早玩连山辞。
神龟出芳莲,卿云揲灵蓍。
玄探象外秘,妙发心中奇。
尝与宋大夫,论辨波涛驰。
扬声湖海上,承恩圣明时。
理悟自不惑,心冥可前知。
吾亦玩占者,因之赠新诗。
羲画定犹豫,周书重稽疑。
神圣互为用,自古皆有之。
先生毗陵士,早玩连山辞。
神龟出芳莲,卿云揲灵蓍。
玄探象外秘,妙发心中奇。
尝与宋大夫,论辨波涛驰。
扬声湖海上,承恩圣明时。
理悟自不惑,心冥可前知。
吾亦玩占者,因之赠新诗。
这首明代诗人王洪的《送卜者毛伯时归常州》是一首送别诗,同时也蕴含了对卜筮之道的探讨。首句“羲画定犹豫,周书重稽疑”借用了古代典籍中的传说,暗示卜筮过程中的决策犹豫和考究,体现了卜者的专业素养。接下来,“神圣互为用”表达了卜筮与神圣力量的关联,而毛伯时作为毗陵士,精通《连山》等卜筮经典。
“神龟出芳莲,卿云揲灵蓍”描绘了卜筮仪式的神秘氛围,神龟象征吉祥,灵蓍则代表智慧。诗人赞美卜者深入探究事物本质,能洞悉人心的奇妙能力。“尝与宋大夫,论辨波涛驰”写其与学者的辩论场景,显示出卜者的学识广博。
“扬声湖海上,承恩圣明时”赞扬卜者在圣明时代受到赏识,他的言论传播至远方。最后两句“理悟自不惑,心冥可前知”揭示了卜者通过卜筮获得的洞察力,以及诗人自己对卜筮之道的感悟,借此机会赠诗表达敬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是对卜者的赞美,也寓含了对卜筮智慧的肯定,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传统占卜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树老堪移接,人老岂容枯。
玄元食母,还丹入口是良图。
乞得西家红酿,又觅东邻白酝,装做一葫芦。
就我珰中煮,玉兔搦金乌。救衰翁,伸老媪,复如雏。
精填髓满,身心常是壮丁夫。
俗语神仙绝欲,浪说真人无念,天也被机模。
我道非常道,定不自羁孤。
戴花刘监,算耆英会上,与吾同岁。
伊洛山川今如古,人事几番兴废。
梦枕初残,黄粱未熟,已换人间世。
箪瓢钟鼎,看来一等滋味。
天上赤白双凡,东来西往,出没真儿戏。
惟有神仙长年诀,长似功名富贵。
欲捣玄霜,难寻玉杵,何日蓝桥遇。
裴郎老矣,云英那肯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