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宵辞绮席,丽日踏芳郊。
相对二三子,时敦贫贱交。
泉声响涧户,云影度松巢。
安得逢檀越,丛林其结茆。
春宵辞绮席,丽日踏芳郊。
相对二三子,时敦贫贱交。
泉声响涧户,云影度松巢。
安得逢檀越,丛林其结茆。
此诗描绘了春天里的一次郊游,诗人与友人辞别宴席,步入明媚的日光中,漫步于芬芳的田野。诗中展现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泉水潺潺,云影轻移,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诗人表达了希望遇到一位慷慨的施主,一同在山林中建造寺庙的心愿,既体现了对佛教信仰的崇敬,也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展现了明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
当年谁种官梅,自开自落清无比。
一朝惊见,危亭岑立,繁华丛里。
知是贤侯,有难兄弟,素书时寄。
纵舞携如意,吟搔短发,无从诉、心中喜。
却对斜枝冷蕊。似于人、不胜风味。
冰姿斜映,朱唇浅破,欣然会意。
青子垂垂,翠阴密密,尤堪频憩。
待促归禁近,邦人指点,作甘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