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别李凤仪》
《别李凤仪》全文
明 / 吴与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途逢浑似梦,惊定始开襟。

万里又分袂,几时重盍簪。

诗书仍努力,穷达莫殊心。

邈尔云山外,频频忆旧吟。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学者吴与弼所作的《别李凤仪》。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李凤仪分别时的复杂心情,既有离别的伤感,也有对未来的期许。

首句“途逢浑似梦”,生动地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途中相遇,却仿佛置身梦境中的恍惚感觉,暗示了离别即将来临的现实与情感的不真实感。接着,“惊定始开襟”描述了在意识到分别的事实后,内心的震惊逐渐平复,开始面对离别的现实,展现出一种平静而深沉的情感状态。

“万里又分袂,几时重盍簪。”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沉重与无奈。诗人感叹,即使相隔万里,也难逃一别,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与对再次相聚的渴望。其中,“分袂”指分离,“盍簪”则比喻重聚,通过对比强调了离别的痛苦与重逢的期待。

“诗书仍努力,穷达莫殊心。”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态度。即便在离别之后,仍然坚持读书学习,追求精神上的成长,不因外界的荣辱得失而改变内心的价值观和信念。这不仅是对李凤仪个人的鼓励,也是对所有朋友的寄语,希望他们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保持初心,坚韧不拔。

最后,“邈尔云山外,频频忆旧吟。”诗人想象着友人远在天边,如同云山之外,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同时,通过“忆旧吟”这一行为,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待,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邃。

综上所述,这首《别李凤仪》不仅描绘了离别的哀愁,更蕴含了对友情的珍视、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盼,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吴与弼
朝代:明

(1391—1469)江西崇仁人,初名梦祥,字子傅,吴溥子。十九岁即决心专治程朱理学,不应科举。天顺元年以石亨荐,授左谕德,固辞不拜。所著《日录》,悉言生平所得。胡居仁、陈献章、娄谅等均其弟子。学者称康斋先生,有《康斋文集》。
猜你喜欢

少宗伯李公引疾请告援前例讯之得四绝句·其二

恒时杯底黑头公,拟探梅花未许同。

可是长干春酒薄,教人无赖忆郫筒。

(0)

送潘溧阳征复应朝便道省觐御史大夫公·其一

尚书尺一问潘郎,可是河阳让溧阳。

河阳种花千万树,溧阳祗晓课农桑。

(0)

哭敬美弟二十四首·其十

容易金门四挂冠,不言田里起家难。

前头正是云霄路,收拾雄心付盖棺。

(0)

上人自峨眉来云欲涉海礼补陀北礼五台走笔二绝赠之·其二

峨眉十载住不足,南礼潮音北五台。

巴劫半生何处是,眼前谁个不如来。

(0)

过西邻许子看菊时曹子家傍焉·其四

醉眼摩娑不肯还,任他醮鼓也如闲。

才穿丁邜桥头过,便是吾家郭里山。

(0)

送元驭阁老二十里桥同前例得一绝句

一叶轻舠破绿蘋,惊看蓬底两纶巾。

道人却有分携泪,丞相何无祗候人。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