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菱溪石》
《菱溪石》全文
宋 / 米芾   形式: 古风

长虹潜贯幽岩窟,绿烟更染秋波骨。

不容俗眼觇神功,只向菱溪作灵物。

少室仙人领一麾,至诚发遍山中奇。

雄雌亭亭两挺出,宛若碧玉含春漪。

朱栏碧甃拱山麓,翠雾彤霞掩幽谷。

能将肤寸起清泉,几见峰前春雨足。

迩来新饰紫微宫,奇诡搜索林泉空。

五色磊磊可补缺,三品往往惭收功。

紫衣使者御天敕,肯教閟此苍苔色。

菱溪脱迹飞上天,回看幽谷空云烟。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著名书法家、画家米芾所作,题为《菱溪石》,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菱溪石的神秘与独特之美。

诗中首先描绘了菱溪石的环境背景,长虹贯穿幽深的岩洞,绿烟缭绕,赋予了石头以生命和神秘色彩。接着,诗人赞美菱溪石不为世俗所见,只在菱溪中展现其灵性。少室仙人亲自引领,揭示了菱溪石背后的奇观,两座亭亭玉立的石柱仿佛是碧玉含着春水的涟漪,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随后,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菱溪石周围的自然景观,朱红色的栏杆与碧绿色的池塘环绕山脚,翠雾与彤霞遮蔽了幽谷,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菱溪石能够从细微之处引出清泉,甚至在春雨充沛时也能见到其丰盈之态。

最后,诗中提到菱溪石被新装饰成紫微宫,其奇异与诡秘的特性使得林间泉流显得更为空灵。五彩斑斓的石头似乎可以填补缺失,而三品之石则因之而感到羞愧。紫衣使者奉天命,不愿让这苍苔之色隐没,使得菱溪石得以飞升上天,回望之下,只见幽谷中云烟缭绕,一片空灵。

整首诗通过对菱溪石及其周围环境的生动描绘,展现了米芾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艺术创作的独特见解。诗中不仅蕴含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体现了诗人对艺术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追求。

作者介绍
米芾

米芾
朝代:宋   籍贯:被服效唐   生辰:1051-1107

米芾(1051-1107),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为芊,湖北襄阳人,时人号海岳外史,又号鬻熊后人、火正后人。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祖籍山西,然迁居湖北襄阳,后曾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书画自成一家,创立了“米点山水”。集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
猜你喜欢

再过半山堂

春风重过半山堂,依旧千峰入坐苍。

更有好花明后院,旋添新竹荫虚廊。

画图想像摹云谷,诗句模糊认雨墙。

却怪山禽似相识,向予啼上卧龙冈。

(0)

北固山

宛转篮舆入翠微,崚嶒孤嶂出烟霏。

江间洲渚萦如带,石上藤萝曳作衣。

树色深依山雾合,钟声遥共白云飞。

金焦对峙成三岛,倘许蓬壶著钓矶。

(0)

灵岩寺喜晴和吴学宪

秋山雨过静朝氛,爽气初开散鹿群。

倚杖欲攀峰顶树,披衣犹拂洞中云。

青天塔影当岩落,晓阁钟声别浦闻。

自是新晴堪远眺,拟穷丘壑到斜曛。

(0)

宿唐浪村

黄精酿熟豆初花,篱落萧疏远市哗。

地僻虞罗依岸曲,天寒渔火傍江斜。

燕寻旧垒穿重幕,竹引新篁过别家。

对景萧然幽兴发,可甘萍梗负年华。

(0)

灵岩别业

村近灵岩新卜庐,小园日涉称幽居。

深篁傍屋喧晨鸟,小阁临溪响夜鱼。

携客閒游看雾菊,寻僧清话荐霜蔬。

逌然相对空林晚,挥笔诗成兴有馀。

(0)

自洛至楚道中漫兴四首·其一

一捧金泥下紫宸,却从南国动朱轮。

杨花落尽仍啼鸟,江燕飞来只傍人。

落日旌旗遥带郭,清溪草树自为春。

匣中孤剑依然在,不用明时枉问津。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