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酒赏重阳,无烦白衣至。
恐惊邻舍翁,谓是催租吏。
有酒赏重阳,无烦白衣至。
恐惊邻舍翁,谓是催租吏。
这首诗名为《九日》,由清代诗人沈畯所作。通过“有酒赏重阳”一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传统节日的喜爱与庆祝之情。在重阳节这一天,诗人邀请亲朋好友共饮美酒,享受佳节的欢乐,这不仅体现了节日的氛围,也反映了诗人与人交往的和谐与真诚。
“无烦白衣至”,这里的“白衣”指的是官府的差役,即催租吏。诗人特意强调没有官府的烦扰,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府压迫的反感。这一句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希望在节日里远离世俗纷扰,享受宁静与快乐的心愿。
“恐惊邻舍翁,谓是催租吏。”诗人担心自己的欢庆活动会惊动周围的老人,误以为是官府来催租,从而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和困扰。这一细节描绘了诗人对邻里关系的尊重与关怀,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无奈与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轻松愉快的节日场景为背景,巧妙地融入了诗人对自由、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
石好岁深欧记在,雨多云为段游开。
同门一士头如雪,许待龙图老子来。
白头浪中碧眼胡,赤脚笑踏雁衔芦。
太平寺主不知我,观音后身谁诳渠。
是身如幻本来空,偶然游戏非神通。
当年涉海向震旦,扁舟本与商胡同。
君不见壶丘弟子御风飞,犹有所待周笑之。
又不见横抛锡杖渡水僧,回瞻黄檗称大乘。
此胡法器更奇在,何曾以此为圣解。
萧郎不悟义不留,却要时人略惊怪。
异时埋骨寄熊耳,万里西归提只履。
忽从葱岭遇宋云,雅意依然今日是。
此图谁笔面如活,客来却咏凌波袜。
若将底事比渠侬,老胡暗中定羞杀。
昨夜月落西窗阴,倦推石枕凭素琴。
身居红尘不自觉,梦入庐山深复深。
庐山深处在何许,五老仙人邀我语。
眉如秀雪颜桃花,酌酒相酣坐箕踞。
明河九派倒西来,石梁巉绝古道开。
五公握手向我笑,下见劫火扬尘灰。
独骑一鹿穷萦回,窅然醉蹋青锦苔。
松风号嘈何清哀,湍飞瀑卷万壑雷。
忽然惊起迷所向,四座已失黄崔嵬。
披衣徬徨还太息,我与世途何所屑。
乱世茫茫飞蠓蠛,囊中别有金膏诀。
须君之行当何时,共向丹崖卧松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