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庭凉月浸,花影上窗来。
风动犹疑画,霜侵未尽开。
对君无片语,愧我少吟才。
欲折何从觅,清香隔院回。
一庭凉月浸,花影上窗来。
风动犹疑画,霜侵未尽开。
对君无片语,愧我少吟才。
欲折何从觅,清香隔院回。
此诗《菊影》由清代诗人陆懿和所作,描绘了一幅月下菊花的静谧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菊花在月光下的独特魅力。
首句“一庭凉月浸”,以“浸”字生动地描绘了月光洒满庭院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凉而宁静的氛围。接着,“花影上窗来”一句,将视线引向了窗前的菊花,暗示着月光与花朵之间的互动,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风动犹疑画,霜侵未尽开”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微风拂过花影比作画中之景,同时又以霜侵暗示季节的变换,虽有霜冻,但菊花并未完全凋谢,展现出坚韧的生命力。这里不仅描绘了菊花的形态,也隐含了诗人对菊花不畏严寒、傲然独立品格的赞美。
“对君无片语,愧我少吟才”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美景,却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其感受的遗憾,同时也自谦自己缺乏足够的才华去吟咏这样的景色,流露出诗人对于自然美的敬畏之情以及自我反思的态度。
最后一句“欲折何从觅,清香隔院回”则以“欲折”表达了诗人想要亲近、欣赏这美丽景色的渴望,然而“清香隔院回”又暗示了距离的限制,使得这种渴望难以实现。这一句既是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是对无法触及美好事物的无奈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月光下菊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机,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自身才华的反思,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细草黏冰,疏林补雪,衰翁未觉春暖。
曝背低檐,燎衣破灶,谁识舞台歌馆。乐事如今懒。
谢邻伴、东招西唤。何消看试华灯,月光今夕圆满。
念昔繁华帝里,侍凤辇夜游,棚晓人散。
迓鼓方催,韵箫正美,忽被西风吹断。
簌簌梅花落,忍听得、一声羌管。
怀古伤情,泪痕湿,春衫短。
毳花茸草,满地无情绿。
西风急吹雁影,不愿归南国。
江上芦花夜冷,谁伴鸳鸯宿。玉楼金谷。
歌声乍起,几处征夫梦初熟。
繁华好是迷目,尝着须云足。
君不见塞上翁,得马应非福。
争放枭鹰黠犬,知是谁家鹿。阴晴难卜。
不如杯酒,醉后高歌几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