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禹传心十六字,执中一语贯精微。
漫从体用观真妄,不向筌蹄觅是非。
大地春风扬道妙,碧天秋月露清机。
个中密谛何人会,鱼自深潜鸟自飞。
舜禹传心十六字,执中一语贯精微。
漫从体用观真妄,不向筌蹄觅是非。
大地春风扬道妙,碧天秋月露清机。
个中密谛何人会,鱼自深潜鸟自飞。
这首诗由清朝胤禛所作,名为《偶题》。诗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与道家思想,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宇宙真理和人生智慧的探索。
首句“舜禹传心十六字,执中一语贯精微”引用了古代圣贤舜与禹的教诲,强调了“执中”的重要性——即在事物的两端找到平衡点,以达到最精妙的境界。这十六字代表了古代智慧的精髓,通过“执中”这一核心概念,贯穿了整个宇宙万物的微妙之处。
接下来,“漫从体用观真妄,不向筌蹄觅是非”则进一步阐述了对真理与虚妄、是非的探讨。诗人认为,不应仅仅从表面现象或外在形式去判断事物的真伪,而应深入本质,洞察其内在的真实与虚假。同时,也提醒人们不要被外在的手段(筌蹄)所迷惑,而应直接追寻事物的本质。
“大地春风扬道妙,碧天秋月露清机”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象,春风吹拂大地,秋月照亮天空,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这里,诗人将自然界的景象与道家的“妙”与“清机”相联系,暗示了宇宙间存在着一种超越表象的真理与智慧,如同春风与秋月般自然流露。
最后,“个中密谛何人会,鱼自深潜鸟自飞”表达了对宇宙真理难以言说、难以理解的感慨。诗人认为,真正的秘密与真理只有少数人能够领悟,就如同鱼儿深潜于水底,鸟儿翱翔于蓝天,它们各自遵循着自己的规律,人类难以完全理解和触及。这既是对宇宙真理的谦逊表达,也是对个人修行与悟道的深刻启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于宇宙真理和人生智慧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个人修行与悟道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