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穴魔宫阔步挨,犁耕拔舌待君来。
摩云鼻孔须胡口,闹里相逢鬼擘开。
不离刀山居马腹,便从炉炭入驴胎。
一句子,不须猜,延宾岂在预安排。
换手搥胸何处去,虾蟆头上戴青苔。
虎穴魔宫阔步挨,犁耕拔舌待君来。
摩云鼻孔须胡口,闹里相逢鬼擘开。
不离刀山居马腹,便从炉炭入驴胎。
一句子,不须猜,延宾岂在预安排。
换手搥胸何处去,虾蟆头上戴青苔。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慧远所作的《偈颂一百零二首》中的第六十九首。它以奇特的意象和象征手法,描绘了一种神秘而富有挑战性的场景。诗人将虎穴、魔宫与犁耕、拔舌等恐怖元素结合,暗示了对来访者的考验。"摩云鼻孔须胡口"形象地描述了一个高傲或怪异的形象,"闹里相逢鬼擘开"则揭示出环境的混乱与不寻常。
接下来的诗句描述了主人公身处险境,如刀山、马腹、炉炭,甚至可能经历轮回转世,表达了修行过程中的艰难与变化无常。"延宾岂在预安排"表明,迎接宾客并非事先设定,而是随缘而至,强调了禅宗中随顺自然、不拘形式的意境。
最后两句"换手搥胸何处去,虾蟆头上戴青苔"以夸张的手法,进一步强化了超现实的氛围,似乎是在说,无论遭遇何种困境,都要保持平静,如同虾蟆头顶的青苔,即使在荒诞中也要坚守自我。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性强,富有哲理,体现了禅宗的机锋与顿悟,要求读者在看似荒诞不经的描述中体悟生活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