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色含虚幌,山光隐翠屏。
鸟翻云际白,树入雨中青。
龙剑常干斗,牛刀早发硎。
图南如可待,莫忘北山灵。
水色含虚幌,山光隐翠屏。
鸟翻云际白,树入雨中青。
龙剑常干斗,牛刀早发硎。
图南如可待,莫忘北山灵。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山水画卷。首联“水色含虚幌,山光隐翠屏”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水面与山色的交融之美,仿佛整个世界都被一层轻纱般的透明所包裹,山色在翠绿的屏风后若隐若现,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静谧氛围。
接着,“鸟翻云际白,树入雨中青”两句,通过动态的描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感。白鸟在云层间翻飞,与蓝天形成鲜明对比,而树木在雨中呈现出深邃的青绿色,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雨水滋润后的生命力。
“龙剑常干斗,牛刀早发硎”这两句则运用了比喻和典故,将“龙剑”比作杰出之士的才能,“牛刀”比喻大材小用,暗示了主人公虽怀才不遇,但依然保持着高洁的品质和对未来的期待。“常干斗”意味着剑未出鞘,却已锋利无比,随时准备一展宏图;“早发硎”则是说宝剑在磨砺中早已锋利,比喻人才在磨练中成长。
最后,“图南如可待,莫忘北山灵”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对过去的怀念。其中,“图南”出自《庄子》,意为向南飞翔,象征着追求理想和目标;“北山灵”可能是指回归自然或内心的平静,提醒人们在追求远方的同时,也不应忘记内心深处的那份宁静与真实。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与和谐,还蕴含了对个人品格、理想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薄月栖寒,朔猋觉梦,满阶枯翠冥冥。
暮鸦盘未,空际了无声。
霏过一回晴雪,瘦筠萧、槭也愁醒。
忆琴外,玉梅同调,寄语细丁宁。倚阑。
人去后,枝摇琼屑,冷透疏棂。
问平安谁报,依旧亭亭。
横抹苍寒不断,尽幽绝、好绘丹青。
增惆怅,春风鸾尾,知更怆吟情。
春非我,嬉春还是,雨萼烟叶。暮雨潇潇转急。
残灯黯黯未灭。荡千里春心山翠叠。
江南梦,词客哀结。
向白日青阳试招未,离魂远飘撇。嘈切。
霓裳乐世长辍。幻羽换宫移家山破。双角飞更咽。
尽穆护沙乾,敕勒川别。鹍弦探折。
醉卧处,何处秦关汉月。蚁梦南柯迷残垤。
海影倒,波沈摩竭。虫沙碎,尧禽寒语雪。
又误他,芳草王孙云峡拆。滔滔南纪江流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