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东风有爱憎,为怜微细颇加情。
胚红孕紫宁交晚,且放青青寸草生。
不是东风有爱憎,为怜微细颇加情。
胚红孕紫宁交晚,且放青青寸草生。
这首诗《草(其二)》由宋代诗人许棐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小草的深情厚意。诗中以“不是东风有爱憎”开篇,巧妙地将情感寄托于自然界的东风之上,暗示着对小草的偏爱并非出于外界的偏见或喜好,而是源于内心深处的怜悯与关注。
接着,“为怜微细颇加情”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对小草的喜爱之情,不仅是因为它们微小而不起眼,反而因为这份微小,诗人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和情感。这种情感的表达,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生命的尊重与爱护,也流露出一种对平凡事物的深刻理解和欣赏。
“胚红孕紫宁交晚,且放青青寸草生”两句,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小草生长过程的细致观察与赞美。这里,“胚红孕紫”形容小草在生长过程中颜色的变化,从嫩绿逐渐转变为更加丰富多样的色彩,象征着生命力的旺盛与成长的美好。而“宁交晚”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小草能够自由自在地生长,不受时间限制,展现出对生命自然发展的尊重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小草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情厚意,也蕴含了对生命、成长与自由的深刻思考。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界中每一个生命体的关爱与敬畏,以及对生活美好瞬间的捕捉与赞美。
男儿贵自立,弧矢昔所悬。
相期在千古,不让今人前。
我年三十六,一第幸登天。
蹉跎犹自悔,兀兀嗟穷年。
穷通虽有命,尔志当益坚。
譬如登华岱,奋迹陟其巅。
且披邺侯架,更著祖生鞭。
光阴如过隙,转瞬难久延。
桑榆收已晚,时逾境亦迁。
门闾吾望子,勿复废钻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