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故相刚毅宅》
《过故相刚毅宅》全文
清 / 李希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枉思带砺誓山河,鼎鼐楼台已自多。

函首玉津行万里,不知曾听大风歌。

(0)
鉴赏

这首诗《过故相刚毅宅》是清代诗人李希圣所作,通过“枉思带砺誓山河,鼎鼐楼台已自多。函首玉津行万里,不知曾听大风歌。”四句,描绘了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感慨。

首句“枉思带砺誓山河”,表达了对过去誓言与承诺的怀念,仿佛在思考那些曾经立下山河之誓的人们,他们的决心与豪情似乎仍在耳边回响,但时间的流逝使得这些誓言显得有些徒劳无功。

次句“鼎鼐楼台已自多”,转而描述了历史人物留下的物质遗产,如鼎鼐(古代炊具)般的建筑和楼台,它们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成为了后人追忆往昔的重要载体。

第三句“函首玉津行万里”,进一步延伸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这里的“函首”可能指的是封存或保存之意,“玉津”则可能象征着纯洁、高尚的品质,整个句子意在表达即使经历了万里的路程,仍然能感受到历史人物的高尚品质和深远影响。

最后一句“不知曾听大风歌”,以一种疑问的语气收尾,暗含着对历史人物精神境界的向往与追寻。大风歌通常指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在这里或许象征着一种豪迈、自由的精神追求,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那种超越世俗、追求理想的精神状态的深深敬佩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及其事迹的追忆与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过往辉煌与英雄主义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个人理想与追求的深沉思考。

作者介绍
李希圣

李希圣
朝代:清

希圣(1864年-1905年)清末官员,诗人。字亦元,号卧公,湖南湘乡(长沙)人。生于清穆宗同治三年,卒于德宗光绪三十一年,年四十二岁。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官刑部主事,荐举经济特科。初治训诂,通古今治法,尝纂《光绪会计录》以总综财赋,又草《律例损益议》,张百熙等极重之。百熙奉诏管学,引以为助。希圣通籍后始学为诗,有作必七律,以玉溪生(李商隐)自许,著有《雁影斋诗存》,传于世。
猜你喜欢

夜雨

蓟北雨连晓,江南定若何。

还应碧窗里,灯影暗银荷。

(0)

昆山清真观

疑分疑幻海中洲,只恐人间无此谋。

殿影四围浮碧沚,钟声十里出丹楼。

仙人示象书仍在,道士无鹅字少求。

至竟今宵为旅客,幸来何事不微留。

(0)

鸿门之会刘项之雌雄实决於此矣予过其地而想其大风之雄帐下之悲同一大梦也感而有作

汉楚争雄此割疆,貔貅对垒剧豺狼。

裂眦有勇称樊哙,舞剑何人敌项庄。

醉脱金卮归太急,怒撞玉斗恨偏长。

经过不用论群策,蔓草寒烟几夕阳。

(0)

说经台之北仅一舍有祖庭焉予访重阳旧迹虽有黄冠数辈惜无可问之者然而叠阁重楼气象甚都所谓五祖七真者其亦乘云驭鹤而来憩于此耶盖不可知也予面峰峦徘徊松下恍若飞渡弱流而容与蓬山之上矣因作一诗以写幽兴云

峰峦矗矗与天齐,叠阁层楼望处微。

云去瑶坛丹灶冷,雨香石径紫芝肥。

湫深自尔宜龙蛰,树密多应碍鸟飞。

真境可人清兴好,肯因行役浪思归。

(0)

漫兴

李杜神游杳莫攀,于今谁敢擅吟坛。

等閒欲琢惊人句,羞涩应惭下笔难。

(0)

题杂画赐门正相傧·其二

富贵功名总不干,水边林下足盘桓。

玉壶倒尽碧山暮,醉卧不知天地宽。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