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池,□□龙□幽蓟陲。
关塞遥连千□□,□□□护万年枝。
□□当日还遗迹,桂寝凄□□□□。
报□悬知今帝切,九重榱桷□□□。
□□□□□龙池,□□龙□幽蓟陲。
关塞遥连千□□,□□□护万年枝。
□□当日还遗迹,桂寝凄□□□□。
报□悬知今帝切,九重榱桷□□□。
这首诗描绘了对昭陵的追忆与敬仰之情。首句“龙池遥接幽蓟陲”,以“龙池”象征昭陵的神圣与威严,与辽远的幽蓟边陲相接,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接着,“关塞遥连千秋界,金汤护拥万年枝”两句,进一步强调了昭陵作为皇家陵寝的重要地位,它不仅连接着历史的长河,更守护着国家的安宁与繁荣。
“当日还遗迹,桂寝凄凉夜月时”则通过对比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寂静,表达了对往昔辉煌的怀念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最后,“报国悬知今帝切,九重榱桷尽光辉”两句,将主题升华至当代皇帝对先祖的深切缅怀与对国家未来的坚定信念,展现了尊崇传统、承继先贤精神的文化传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历史的敬畏、对传统的尊重以及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是一首充满深情的历史咏叹之作。
子陵先生,故人光武,以道相忘。
幸炎符在握,六龙在御,臣来亿兆,阳德方刚。
自是先生,独全高节,归去江湖乐未央。
动星象,被羊裘傲睨,一世轩裳。高哉不事侯王。
爱此地山高水更长。
盖先生心地,超乎日月,又谁如光武,器量包荒。
立懦廉顽,有功名教,万世清风更激扬。
无古今,想云山郁郁,江水泱泱。
苏堤路。正密柳烘烟,嫩莎收雨。野芳竞吐。
山如画、隐隐云藏山坞。六桥徙倚。
喧处处、行春箫鼓。
鸥影外、一片湖光,夷犹彩舟来去。
凝想禊饮花前,爱裙幄围香,款留连步。
旧踪未改,还曾记、揽结亭边芳树。愁情几许。
更多似、一天飞絮。空自有、花畔黄鹂,知人笑语。
酥雨烘晴,早柳盼颦娇,兰芽愁醒。
九街月淡,千门夜暖,十里宝光花影。
尘凝步袜,送艳笑、争夸轻俊。
笙箫迎晓,翠幕卷、天香宫粉。
少年紫曲疏狂,絮花踪迹,夜蛾心性。
戏丛围锦,灯帘转玉,拚却舞勾歌引。前欢谩省。
又辇路、东风吹鬓。醺醺倚醉,任夜深春冷。
记移灯剪雨,换火篝香,去岁今朝。
乍见翻疑梦,向梅边携手,笑挽吟桡。
依依故人情味,歌舞试春娇。
对婉娩年芳,漂零身世,酒趁愁消。
天涯未归客,望锦羽沈沈,翠水迢迢。
叹菊荒薇老,负故人猿鹤,旧隐谁招。
疏花漫撩愁思,无句到寒梢。
但梦绕西泠,空江冷月,魂断随潮。
暗尘四敛。楼观迥出,高映孤馆。清漏将短。
厌闻夜久,签声动书幔。桂华又满。
闲步露草,偏爱幽远。
花气清婉,望中迤逦,城阴度河岸。
倦客最萧索,醉倚斜桥穿柳线。
还似汴堤,虹梁横水面。看浪飐春灯,舟下如箭。
此行重见。叹故友难逢,羁思空乱。
两眉愁、向谁舒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