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北京八景·其二玉泉垂虹》
《北京八景·其二玉泉垂虹》全文
明 / 金幼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宛宛垂虹引玉泉,萦岩出涧净娟娟。

细通树底映初日,遥转湖阴涵远天。

鱼动翠纹生雨后,鸥翻细浪起风前。

源源自是归沧海,添作恩波遍九埏。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玉泉垂虹的美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和谐。首句“宛宛垂虹引玉泉”,以婉转的笔法描绘了垂虹从玉泉中引出的景象,既形象又富有诗意。接着,“萦岩出涧净娟娟”一句,通过“萦岩”和“出涧”的动态描写,展现了水流的曲折与清澈,赋予画面以动感和美感。

“细通树底映初日,遥转湖阴涵远天”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光线与水色的描绘,初升的阳光透过树梢照在水面上,与远处的天空相映成趣,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接下来,“鱼动翠纹生雨后,鸥翻细浪起风前”则将视角转向水中的生物,雨后的翠绿波纹与风前的细浪,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最后,“源源自是归沧海,添作恩波遍九埏”两句,以水的源头回归大海为喻,表达了万物归一、和谐共生的主题,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普世恩泽的美好愿望。整首诗通过对玉泉垂虹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的融合,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和审美追求。

作者介绍
金幼孜

金幼孜
朝代:明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
猜你喜欢

寿李知府嗣母·其二

一阳微露岭头梅,此日高堂初度来。

王事贤劳归未得,梦魂飞绕越王台。

(0)

山居

舍南舍北响缲车,鸡犬林中共几家。

老去尚劳糊口计,午风庭院晒松花。

(0)

双燕离

双燕来从海东国,万里相随肯相失。

玉堂金屋春昼长,两两雕梁相对立。

一朝鸷鸟抉其雄,孀雌来往悲巢空。

终日呢喃不停语,似将哀苦愁春风。

襄阳女儿姚玉京,十五画得双眉成。

可怜中道守空屋,见此孀燕偏伤情。

举头问尔燕,尔与侬谁苦。

尔死徒一身,侬死抛夫母。

君不见临邛曾有当垆人,未知闻此伤情否。

(0)

瞻绿轩

朝歌湘灵曲,暮吟卫武诗。

绿竹久不见,俛仰令人思。

绿竹猗猗今在目,千竿万竿森似束。

月来琐碎影筛金,风过玲珑声戛玉。

初疑家居渭水濆,又疑身住淇园村。

鹧鸪朝朝叫阴雨,凤皇夜夜宿寒云。

红尘半点不能入,苍雪寻常随衣湿。

六逸风流岂足誇,七贤潇洒应难及。

客来几度问平安,旋挑紫笋煎龙团。

阳春白雪有佳句,往往留在青琅玕。

如此轩居良不俗,此君相对温如玉。

何须更种海棠花,西园夜夜烧银烛。

(0)

天台道中

出门一笑欲褰衣,华顶峰头半落晖。

怪杀平生山水癖,隔溪灯火夜深归。

(0)

赠蒙城令方先生渊还淳安

引年便欲拂尘衣,促驾都门赋式微。

故里遥知三径在,清时今见一人归。

频过石硖寻书院,閒到严滩上钓矶。

龟鹤山前春正好,满川花柳映柴扉。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