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方次云至日作》
《和方次云至日作》全文
宋 / 黄公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至日空相忆,何时复此来。

素书烦蜡炬,往事付寒杯。

梦破风惊竹,诗成雨绽梅。

江城低婺女,回首亦劳哉。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fāngyúnzhìzuò
sòng / huánggōng

zhìkōngxiāngshílái

shūfánwǎngshìhánbēi

mèngfēngjīngzhúshīchéngzhànméi

jiāngchénghuíshǒuláozāi

注释
至日:每日。
空:空闲。
相忆:思念。
素书:朴素的信。
烦蜡炬:需蜡烛照亮。
往事:过去的回忆。
梦破:梦醒。
风惊竹:风吹竹叶声。
诗成:写诗完成。
雨绽梅:雨打梅花。
江城:江边的城市。
低婺女:比喻低垂的星辰(婺女星)。
回首:回望。
劳哉:疲惫。
翻译
我每日都在思念你,何时能再次相见。
朴素的信件需蜡烛点亮,过去的回忆只能倒入冷酒中。
梦醒时分,风吹竹叶声惊扰,写诗时,雨打梅花瓣散开。
在这江城中,如同低垂的婺女星,每一次回望都显得疲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公度创作的《和方次云至日作》。诗人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对过去相聚时光的怀念。"至日空相忆"一句,写出了在冬至这样的节日里,诗人只能独自回忆与朋友共度的美好时刻,充满了孤独感。"何时复此来"则流露出对重逢的期盼。

"素书烦蜡炬"描绘了通过书信传递思念之情的场景,蜡炬燃烧,寓意着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炽热。"往事付寒杯"则是借酒浇愁,将过去的美好回忆寄托在冷冽的酒杯中,显得更加凄凉。

"梦破风惊竹"通过梦醒时分风摇动竹子的声音,暗示梦境的破碎和现实的冷寂。"诗成雨绽梅"则以雨打落梅花,象征着诗人的情感如雨水般倾泻,也暗含着生活的艰辛和诗才的孤高。

最后两句"江城低婺女,回首亦劳哉",诗人身处江城,抬头仰望星空,婺女星低垂,仿佛在诉说离别之苦,回首过往,感叹人生旅途的劳累和不易。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境遇的感慨。

作者介绍
黄公度

黄公度
朝代:宋   号:知稼翁   籍贯:莆田(今属福建)   生辰:1109~1156

黄公度(1109~1156)字师宪,号知稼翁,莆田(今属福建)人。绍兴八年进士第一,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后被秦桧诬陷,罢归。除秘书省正字,罢为主管台州崇道观。十九年,差通判肇庆府,摄知南恩州。桧死复起,仕至尚书考功员外郎兼金部员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词》一卷。
猜你喜欢

酒边次韵

天末星流小似萤,因将时事语家庭。

久晴未厌田多雨,众醉难教我独醒。

梅下有人编野史,竹间犹子课羲经。

晚年喜不为身累,闭户何求阮眼青。

(0)

舫斋

居家巧作浮家样,此即人生不系舟。

政恐风波起平地,直教砥柱屹中流。

浪花影动重帘月,潮汛声喧万叶秋。

梦里不知容膝计,翻身栩栩逐轻鸥。

(0)

南明楼

重檐敞处受槐薰,扫尽江村雨后云。

佛法本无南北异,世情强有晦明分。

个中苟住元无住,此外无闻却是闻。

谁道结楼入已去,床头诗版几朝曛。

(0)

虎柙

生长古林丘,擒来铁系囚。

休怜文变豹,尚觉气吞牛。

槛阱终难脱,咆哮亦可休。

山中藜藿少,君合早为谋。

(0)

江湖伟观

此地旧寒碧,留题护竹君。

窗虚不碍月,壁老易生云。

一水东西隔,两山南北分。

未堪低著眼,世事正纷纷。

(0)

香奁体五首·其二

雌蝶雄蜂缀杏枝,此时此意妾心知。

等閒绣在香囊上,寄与东风赠所思。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