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川风物新家处,一亩之居半亩苔。
虑怕市喧忙避去,便宜山近特移来。
芙蓉曲渚秋风动,雁鹜长波夕照开。
我亦曾寻偏记得,隔林高有古书台。
西川风物新家处,一亩之居半亩苔。
虑怕市喧忙避去,便宜山近特移来。
芙蓉曲渚秋风动,雁鹜长波夕照开。
我亦曾寻偏记得,隔林高有古书台。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西川二首(其二)》描绘了诗人新居环境的恬静与雅致。首句“西川风物新家处”点出诗人选择此地作为新居的原因,可能是因其优美的自然风光。接下来的“一亩之居半亩苔”形象地展现了居所虽小,但充满自然情趣,青苔蔓延,显得宁静而生机盎然。
“虑怕市喧忙避去”表达了诗人对城市喧嚣的厌倦,他特意选择山居以求远离尘嚣,享受宁静生活。“便宜山近特移来”进一步强调了这种选择的满足感,因为靠近山水,生活更为便利。
“芙蓉曲渚秋风动,雁鹜长波夕照开”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芙蓉盛开在弯曲的水边,晚风吹过,带来阵阵凉意;雁鹜在广阔的水面游弋,夕阳余晖洒落,构成一幅和谐的画面。
最后两句“我亦曾寻偏记得,隔林高有古书台”,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探访过这片地方,对这里的独特景致印象深刻,特别是那隐藏在树林中的古书台,似乎寓意着知识与文化的传承,增添了诗意的深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新居环境的喜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怀念。
朝作猛虎行,暮作猛虎吟。
肠断非关陇头水,泪下不为雍门琴。
旌旗缤纷两河道,战鼓惊山欲倾倒。
秦人半作燕地囚,胡马翻衔洛阳草。
一输一失关下兵,朝降夕叛幽蓟城。
巨鳌未斩海水动,鱼龙奔走安得宁。
颇似楚汉时,翻覆无定止。
朝过博浪沙,暮入淮阴市。
张良未遇韩信贫,刘项存亡在两臣。
暂到下邳受兵略,来投漂母作主人。
贤哲栖栖古如此,今时亦弃青云士。
有策不敢犯龙鳞,窜身南国避胡尘。
宝书长剑挂高阁,金鞍骏马散故人。
昨日方为宣城客,掣铃交通二千石。
有时六博快壮心,绕床三匝呼一掷。
楚人每道张旭奇,心藏风云世莫知。
三吴邦伯多顾盼,四海雄侠皆相推。
萧曹曾作沛中吏,攀龙附凤当有时。
溧阳酒楼三月春,杨花漠漠愁杀人。
胡人绿眼吹玉笛,吴歌白纻飞梁尘。
丈夫相见且为乐,槌牛挝鼓会众宾。
我从此去钓东海,得鱼笑寄情相亲。
《相和歌辞.猛虎行》【唐·李白】朝作猛虎行,暮作猛虎吟。肠断非关陇头水,泪下不为雍门琴。旌旗缤纷两河道,战鼓惊山欲倾倒。秦人半作燕地囚,胡马翻衔洛阳草。一输一失关下兵,朝降夕叛幽蓟城。巨鳌未斩海水动,鱼龙奔走安得宁。颇似楚汉时,翻覆无定止。朝过博浪沙,暮入淮阴市。张良未遇韩信贫,刘项存亡在两臣。暂到下邳受兵略,来投漂母作主人。贤哲栖栖古如此,今时亦弃青云士。有策不敢犯龙鳞,窜身南国避胡尘。宝书长剑挂高阁,金鞍骏马散故人。昨日方为宣城客,掣铃交通二千石。有时六博快壮心,绕床三匝呼一掷。楚人每道张旭奇,心藏风云世莫知。三吴邦伯多顾盼,四海雄侠皆相推。萧曹曾作沛中吏,攀龙附凤当有时。溧阳酒楼三月春,杨花漠漠愁杀人。胡人绿眼吹玉笛,吴歌白纻飞梁尘。丈夫相见且为乐,槌牛挝鼓会众宾。我从此去钓东海,得鱼笑寄情相亲。
https://shici.929r.com/shici/3lw2M.html
水国秋风夜,殊非远别时。
长安如梦里,何日是归期。
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辉。
宁知丧乱后,更有一珠归。
南浮沧海上,万里到吴台。
久别长相忆,孤舟何处来。
春风催客醉,江月向人开。
羡尔无羁束,沙鸥独不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