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华峰头夜半过,铁船摇荡玉池波。
山精窃候希夷睡,偷采池中十丈荷。
太华峰头夜半过,铁船摇荡玉池波。
山精窃候希夷睡,偷采池中十丈荷。
这首明代诗人王鸿儒的《拟杨铁厓小游仙五首(其二)》描绘了一幅奇幻的夜游画面。诗人以太华峰为背景,深夜时分独自经过,乘坐的仿佛是铁制的船,在皎洁如玉的池水上轻轻摇荡。这里的“铁船”可能是诗人的想象或象征,寓意着超凡脱俗的交通工具。
“山精窃候希夷睡”一句,将山中的精灵赋予了神秘色彩,它们悄悄地窥探着传说中的仙人希夷(即老子,道家尊崇的人物)是否已经入睡。这种描绘既富有神话色彩,又暗示了诗人对仙人生活的向往和对道教隐逸精神的追求。
最后一句“偷采池中十丈荷”,则进一步渲染了仙境的奇幻与宁静,山精竟然大胆地去采摘池塘中高达十丈的荷花,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夸张,也寓言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高洁品性的理想。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奇异的场景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仙人世界的向往和对超然境界的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道家思想的崇尚和对隐逸生活的憧憬。
衡阳冬犹温,长至似春日。
朝盘富笋蔬,夜砌响蟋蟀。
白酒如玉膏,黄柑饱霜实。
更阑裌衣坐,灯火不欲即。
三年江之南,光景去如失。
匆匆节序时,无岁宁家室。
宗祏香火寒,牢醴谁致洁。
三雏隔两地,不得遂顾恤。
劳生分有数,敢但念安逸。
不虞与求全,世或不可必。
官事未易了,应止筋力率。
漳东二顷田,亦粗给粳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