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寒相命,算人间、除了梅花无物。
窥宋三年又不是,草草东邻凿壁。
偃蹇风前,沉吟竹外,直待天骄雪。
白家人至,一枝横出终杰。
寂寞小小疏篱,探花使断,知复何时发。
北驿不来春又远,只向窗前埋灭。
好在冰花,著些风筱,怎不清余发。
补之去后,墨梅又有明月。
岁寒相命,算人间、除了梅花无物。
窥宋三年又不是,草草东邻凿壁。
偃蹇风前,沉吟竹外,直待天骄雪。
白家人至,一枝横出终杰。
寂寞小小疏篱,探花使断,知复何时发。
北驿不来春又远,只向窗前埋灭。
好在冰花,著些风筱,怎不清余发。
补之去后,墨梅又有明月。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刘辰翁所作,名为《念奴娇·其六》。诗中通过描写梅花的孤傲和洁白,以及作者对梅花的情感寄托,表达了自己超凡脱俗的人生态度和深厚的情感。
"岁寒相命,算人间、除了梅花无物。" 这两句开篇就点出了诗人的情怀,即在严寒的冬季,只有梅花与他心灵相通,其他事物都已黯然失色。
"窥宋三年又不是,草草东邻凿壁。" 这里可能是在比喻某些不如意的事情,但具体所指需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理解。
"偃蹇风前,沉吟竹外,直待天骄雪。白家人至,一枝横出终杰。" 描述梅花在寒风中傲立,等到天空中飘落的雪花,它才展现出一枝独秀的美丽。
"寂寞小小疏篱,探花使断,知复何时发。北驿不来春又远,只向窗前埋灭。"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生长周期的感慨,以及期待春天到来的无奈。
"好在冰花,著些风筱,怎不清余发。补之去后,墨梅又有明月。" 最后两句则是赞美梅花即使在严寒中也能保持其清丽脱俗的特质,而诗人心中的那棵“墨梅”则如同明月般永恒不变。
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孤高自许、超然物外的情怀,同时也反映出诗人面对严峻环境和艰难时世所持有的坚韧不拔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