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田一亩三石收,截茅作囤遮水牛。
驯鸡塞笼彘牢满,大儿看亲女上头。
里胥关门罢输送,晴乌窥檐鼠沿栋。
瓦盆瓷缶息老身,还将孙子看迎神。
庙前擘纸青竹爆,饧糕粉鱼夜祠灶。
长田一亩三石收,截茅作囤遮水牛。
驯鸡塞笼彘牢满,大儿看亲女上头。
里胥关门罢输送,晴乌窥檐鼠沿栋。
瓦盆瓷缶息老身,还将孙子看迎神。
庙前擘纸青竹爆,饧糕粉鱼夜祠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丰收年景的农村生活画面。首句"长田一亩三石收"展现了丰饶的粮食产量,显示出农民勤劳的成果。接下来的"截茅作囤遮水牛",写农人用茅草建造粮囤,既实用又巧妙地保护了粮食,同时也能为水牛提供遮蔽。
"驯鸡塞笼彘牢满"一句,通过鸡豚满栏的场景,进一步突显了丰收的富足。"大儿看亲女上头"则描绘出家庭和睦,孩子们在长辈的照看下快乐成长的温馨画面。
"里胥关门罢输送"暗示官府征收赋税完毕,农民得以暂时喘息。"晴乌窥檐鼠沿栋"以乌鸦和老鼠的动作,侧面反映出环境的安宁与宁静。"瓦盆瓷缶息老身"表现了老人们在这样的丰年里享受着闲适的生活。
最后两句"庙前擘纸青竹爆,饧糕粉鱼夜祠灶"描绘了村民在庙前庆祝丰年,制作青竹爆竹和祭祀灶神的活动,充满了节日的气氛和对神灵的感激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丰年行》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展现了宋代农村生活的富饶、和谐与欢乐,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神明的敬畏。
徐君江海人,雅有山林想。
远游赋幽寻,徘徊脱征鞅。
长揖虹桥仙,飘飘欲偕往。
牵舟溯岸回,著屐缘厓上。
万壑风泉渟,层岩土花长。
采鸾载玉笙,隐隐遗清响。
幻迹杳难穷,真源豁而敞。
永怀紫阳翁,怡然契心赏。
游目南屏山,逍遥税尘鞅。
清溪乱流涉,叠巘缘云上。
辉辉瀑泉落,隐隐天籁响。
荒涂理通塞,虚室静弘敞。
中有餐霞人,长聆御风想。
不乘缑岭鹤,还顾渔郎舫。
芝草甘若饴,雕胡大盈掌。
虽为颓龄驻,亦忌流光往。
永怀山中游,观化历清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