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老须至,在我不敢辞。
老人多寿康,我胡病扰之。
一从婴弱痾,筋力渐告疲。
凌晨频揽镜,且复伤鬓丝。
固知非金石,难可百年期。
如何未五十,摧塌已不支。
岂非蒲柳质,望秋辄先萎。
历观宇宙内,气化相推移。
试求古贤豪,存者今为谁。
当知事必尔,奚以嗟叹为。
儿童种旅葵,芳叶正参差。
南风一披拂,流光欲生煇。
玩之百忧忘,浊醪聊自持。
人生老须至,在我不敢辞。
老人多寿康,我胡病扰之。
一从婴弱痾,筋力渐告疲。
凌晨频揽镜,且复伤鬓丝。
固知非金石,难可百年期。
如何未五十,摧塌已不支。
岂非蒲柳质,望秋辄先萎。
历观宇宙内,气化相推移。
试求古贤豪,存者今为谁。
当知事必尔,奚以嗟叹为。
儿童种旅葵,芳叶正参差。
南风一披拂,流光欲生煇。
玩之百忧忘,浊醪聊自持。
这首诗名为《病怀》,由元末明初的文学家宋濂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面对疾病和衰老的感慨与思考。
首句“人生老须至,在我不敢辞”直抒胸臆,感叹人生的必然老去,但又勇敢地接受这一事实。接着,“老人多寿康,我胡病扰之”两句,对比老年人的长寿健康与自己的疾病困扰,流露出对命运的无奈与反思。
“一从婴弱痾,筋力渐告疲”描述了诗人从幼年患病后,体力逐渐衰退的过程。“凌晨频揽镜,且复伤鬓丝”则通过清晨照镜子时发现鬓发斑白,进一步强调了岁月的无情。
“固知非金石,难可百年期”表明诗人认识到人的寿命有限,难以长久。“如何未五十,摧塌已不支”感叹自己还未到五十岁,身体就已经衰弱不堪。“岂非蒲柳质,望秋辄先萎”将自己比作易枯萎的蒲柳,预示着生命的短暂。
“历观宇宙内,气化相推移”转而思考宇宙万物的变化规律,暗示生命也是自然的一部分。“试求古贤豪,存者今为谁”询问历史上那些伟大的人物,如今又有几人还在世,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当知事必尔,奚以嗟叹为”则是诗人对生活的领悟,认为事物的发展自有其规律,不应过多哀叹。“儿童种旅葵,芳叶正参差”描绘孩子们在种植旅葵的情景,绿叶繁茂,充满生机。“南风一披拂,流光欲生煇”形容南风吹过,使得旅葵更加生机勃勃,光芒四射。“玩之百忧忘,浊醪聊自持”最后,诗人通过欣赏自然美景,暂时忘记了忧愁,用浊酒自我慰藉。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宇宙规律的思考,展现了宋濂深邃的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