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世何多幸,予生厚自怜。
简书方厉禁,裘葛屡催年。
正是稊能熟,其如橘不迁。
摧藏南郭隐,放浪北窗眠。
此世何多幸,予生厚自怜。
简书方厉禁,裘葛屡催年。
正是稊能熟,其如橘不迁。
摧藏南郭隐,放浪北窗眠。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柳贯所作的《睡馀偶题二首(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自我反思。
首句“此世何多幸”,诗人感叹于世间的幸运,或许是在感慨生活中的美好与机遇。接着“予生厚自怜”一句,诗人转而表达对自己出生时的幸运与自我的怜爱,似乎在强调个人的幸福与满足感。
“简书方厉禁,裘葛屡催年。”这两句描绘了诗人面对生活中的规则与限制,以及岁月的流逝。简书,可能指的是简牍文书,这里或象征着社会的规范与约束;裘葛,指代衣物,暗示岁月更迭,时光匆匆。整句话传达出一种既感受到社会压力又意识到时间飞逝的复杂心情。
“正是稊能熟,其如橘不迁。”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稊(稻谷)和橘子分别比作不同的生活状态或人生阶段。稊能熟,意味着事物可以成熟、完成,而橘子不迁,则暗示某些事物难以改变或适应环境的变化。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生活变化无常的无奈与接受。
最后,“摧藏南郭隐,放浪北窗眠。”这两句描绘了诗人选择隐居避世的生活态度。南郭隐,可能是指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生活方式;北窗眠,则可能是指在宁静的环境中安享睡眠。整句话体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我、时间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品冠名园盖物尤,主人分惠若为酬。
摘兼残雨妖娆甚,将以新诗意义优。
几树天香盈翠笼,一栏春色想鸿沟。
满头恣插成狂醉,为恐花神恨暗投。
城关咫尺到春郊,跃马行春固不劳。
寒食萧疏观物态,楚歌嘲哳聚儿曹。
平湖漾日扁舟满,芳榭迎风画鼓高。
薄暮田翁醉归乐,山花倒插挈馀醪。
西园正月月欲残,海棠一株花正繁。
滂葩滟滟斗朝日,露洗蜀锦红光寒。
回环桃李竞无色,卓尔独秀当朱栏。
两春行役不及见,今日偶幸官身閒。
拟开金樽恣欢赏,酬酢宿恨开衰颜。
无何职事忽牵制,遽戒舟楫乘波澜。
却嗟逐物犹带芥,未免回首兴长叹。
悠悠清夜入寤寐,往往蝶梦曾飞还。
归来绿叶空满枝,正与老态相追攀。
须知乐事少如欲,谁谓天意于人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