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上云门仍次前韵得八首·其五》
《再上云门仍次前韵得八首·其五》全文
明 / 刘宗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此事端求信地初,此中无剩亦无馀。

云门座下新拈法,老子生来误读书。

家计只随筇节办,世缘都傍梵钟疏。

从今莫问庐山面,身在山中已是庐。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刘宗周所作的《再上云门仍次前韵得八首》中的第五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修行以及自然界的独特见解。

首句“此事端求信地初,此中无剩亦无馀。”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真理的坚定信念,认为在追寻真理的过程中,不应有任何多余的杂念或多余的追求,应保持纯粹与专注。

接着,“云门座下新拈法,老子生来误读书。”这里借用了道家创始人老子的故事,暗示自己在修行之路上的领悟,同时也表达了对传统学术教育的反思,认为自己可能在读书学习的过程中有所偏差,未能真正领悟生命的真谛。

“家计只随筇节办,世缘都傍梵钟疏。”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简朴的生活方式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筇节,即竹杖,象征着诗人随性自在的生活状态;梵钟,佛教寺院中使用的钟,此处比喻诗人与世无争、超然物外的心境。

最后,“从今莫问庐山面,身在山中已是庐。”这句话充满了禅意,意思是说,从今以后不必再去寻找或追求什么,因为真正的自我和真理就存在于当下,存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之中。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内在精神世界的重视。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也体现了其独特的修行理念和生活哲学,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刘宗周

刘宗周
朝代:明

刘宗周(1578—1645),字起东,别号念台,汉族,明朝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因讲学于山阴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他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也是宋明理学(心学)的殿军。他著作甚多,内容复杂而晦涩。他开创的蕺山学派,在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儒学史上影响巨大。清初大儒黄宗羲、陈确、张履祥等都是这一学派的传人。刘宗周的思想学说还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当代新儒家学者牟宗三甚至认为,刘宗周绝食而死后,中华民族的命脉和中华文化的命脉都发生了危机,这一危机延续至今。
猜你喜欢

寄哭缪方石四首·其二

束带归兮笑督邮,初衣尽付酒杯浮。

未酬向子婚姻愿,遽作卢生汗漫游。

一唱朱弦人已绝,千篇白雪世长留。

讴吟空拟巫阳㱔,知在蓬山第几丘。

(0)

送缪至田还山阴

抱得春怀郁未平,江头忍复送君行。

望中芳草依依远,天外浮云冉冉轻。

镜水于今归贺监,剡溪何日访王生。

吴钩未解心先结,月下离尊手自倾。

(0)

散馀霞

湘屏如水单衾拥。恼春寒犹重。

谁伴灯火黄昏,话年时雨梦。堪他怨凝愁冻。

借紫箫吹送。关心楼外纤鹂,坐杨枝话共。

(0)

向湖边.佘春帆消夏观荷图

鸥渚深菰,莺栏疏柳,飒飒暗生秋意。

好挈茶铛,泛扁舟来寄。

有许多、凉碧霏衫,明红流靥,写出水妍山媚。

花外尘喧,任炎官停辔。一拂烟绡,飐过蜻蜓翅。

曾复拓楚簟,邀纤蟾看醉。玉韵珠情,抵笙娱纨侍。

幸豪车热马都相避。容留个、京兆风流挥麈对。

满肺酥香,沁玉田词气。

(0)

高阳台

密舸倚江,高楼控堞,远林红抹残霞。

阑暑收时,牵牛篱角初花。

碧天如水星如絮,度银河、凉月些些。

凭朱栏,风扇摇纨,露袖垂纱。

瓜灯翠泛秋樽酒,正四悬帘幕,并拨琵琶。

蕖叶池生,香鸥小梦团沙。

还愁玉簟湘屏冷,卧听蛩、倚了听鸦。

况今宵,座有羁人,顾影思家。

(0)

祝英台近.二十四阕·其十六并序

拨文无,添意可。守住鸭炉火。

绾髻蒙絺,静夜称閒坐。

看他脱钏拢筝,弛襟补袜,也抵得、消魂真个。

尽迟卧。心头一事疑难,旁眼且窥破。

讳说多愁,难讳两眉锁。

恰言满榭芙蓉,霜时最烂,到秋后、还当来么。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