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舸倚江,高楼控堞,远林红抹残霞。
阑暑收时,牵牛篱角初花。
碧天如水星如絮,度银河、凉月些些。
凭朱栏,风扇摇纨,露袖垂纱。
瓜灯翠泛秋樽酒,正四悬帘幕,并拨琵琶。
蕖叶池生,香鸥小梦团沙。
还愁玉簟湘屏冷,卧听蛩、倚了听鸦。
况今宵,座有羁人,顾影思家。
密舸倚江,高楼控堞,远林红抹残霞。
阑暑收时,牵牛篱角初花。
碧天如水星如絮,度银河、凉月些些。
凭朱栏,风扇摇纨,露袖垂纱。
瓜灯翠泛秋樽酒,正四悬帘幕,并拨琵琶。
蕖叶池生,香鸥小梦团沙。
还愁玉簟湘屏冷,卧听蛩、倚了听鸦。
况今宵,座有羁人,顾影思家。
这首《高阳台》描绘了一幅秋夜江边的静谧画面,充满了浓厚的古典韵味与深沉的情感。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首先,词的开篇“密舸倚江,高楼控堞,远林红抹残霞”,以江面密密的船只、高耸的楼阁、远处林间一抹红霞为背景,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壮丽的秋日黄昏图景。接着,“阑暑收时,牵牛篱角初花”则将视角转向更为细致的景象,描绘了夏末秋初时节,篱笆角落里牵牛花初绽的情景,既体现了季节的更替,也暗示着生命的新生与希望。
“碧天如水星如絮,度银河、凉月些些”一句,通过比喻和借代的手法,将天空比作清澈的水面,星星比作飘浮的棉絮,银河则如同一条横跨天际的银色长带,凉月点缀其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宇宙感。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暗含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向往与思考。
接下来,“凭朱栏,风扇摇纨,露袖垂纱”描绘了诗人站在高楼上,微风拂过,纨扇轻摇,露水沾湿衣袖,纱质衣物随风飘动的画面。这一系列的动作和细节,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悠闲姿态,也暗示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沉浸与享受。
“瓜灯翠泛秋樽酒,正四悬帘幕,并拨琵琶”则进一步深化了场景的氛围。瓜灯在翠绿的背景下泛着柔和的光芒,与秋日的美酒相映成趣,而帘幕四悬,琵琶声起,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忧伤的聚会氛围。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最后,“还愁玉簟湘屏冷,卧听蛩、倚了听鸦”通过“玉簟”(精致的竹席)和“湘屏”(湘妃竹制成的屏风)的冷意,以及蟋蟀和乌鸦的叫声,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孤独。这不仅是对环境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表现了他面对离别与思念时的复杂心情。
“况今宵,座有羁人,顾影思家”则是全词情感的集中点,直接表达了诗人作为“羁人”的身份,面对今夜的孤独与思念,只能通过回顾自己的身影来寄托对家人的思念之情。这种深情的表达,使得整首词的情感更加饱满,触动人心。
综上所述,《高阳台》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是一首充满诗意与情感的佳作。
无问其津问其备,秦牍于今祖谁作。
三年戌卒箭痍深,长夜破胆鐎铜音。
文皇不共□□□,三五须从卖生说。
曲江赐酒黄封瓶,仙韶度曲宫花明。
江东六月归来早,江西先拜梭山老。
苏子书中挦策备,叶家肆时偷新作。
南宫卷子不须深,句顺声谐即好音。
凋古曲高虽句绝,辞来意密谁笺说。
清泉白卤貯铜瓶,磨松展楮霜毫明。
三题奏罢宫门早,行过郎闱惊阁老。
扁以槐堂之钜笔,铭以云谷之高辞。
镇以平园之签帙,照以太极肝脾。
千岩万壑转芳气,青天碧海流清规。
春晨画出舞雩咏,夜景看成彭泽时。
勉哉此事要真积,昔者所闻无坐驰。
愿追策骥予陶子,勿但蠗蠗如牧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