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落在楼角,惊乌连夜啼。
门前蝉噪急,床下蛩亦悲。
岂不念节物,清霜殒华姿。
况我有鸰原,九年此生离。
时亦咏归去,缅焉久无期。
为善天所相,何以报吾施。
大明生于东,皎月生于西。
兹理傥不昧,胡为浪嗟咨。
月落在楼角,惊乌连夜啼。
门前蝉噪急,床下蛩亦悲。
岂不念节物,清霜殒华姿。
况我有鸰原,九年此生离。
时亦咏归去,缅焉久无期。
为善天所相,何以报吾施。
大明生于东,皎月生于西。
兹理傥不昧,胡为浪嗟咨。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夜的凄凉景象,月亮已经落在屋角,乌鸦因为惊吓整夜啼叫。门前还有蝉虫急促地发声,而床下则是蛩蟀悲泣的声音。这些场景让人不禁思念节气中易逝的物事,以及清晨霜露对花朵美丽姿态的摧毁。
诗中的“岂不念”表达了对自然界中生命脆弱性的感慨。接着,诗人提到自己有一个叫做鸰原的地方,九年来一直与这个地方隔离。这段时间里,诗人的内心充满了归去的渴望,但这份愿望似乎长久以来都未能实现。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哲思。诗人询问天如何能够回报他所做的善行。接着提到了大明和皎月,这两者分别出现在东方和西方,暗示了宇宙间的一种秩序与规律。最后一句“兹理傥不昧,胡为浪嗟咨”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天命的认同,同时也带有一丝对无法改变命运的无奈感慨。
整首诗通过描写秋夜的景象和内心的独白,表现出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观察、对生命易逝的感伤,以及对于宇宙秩序与个人宿命的深刻思考。
梦回犹傍五溪山,历井扪参吐雾间。
却指帝星临楚分,如闻王气满吴关。
地翻黑水才伸足,天转青城始破颜。
辛苦苍梧旧留守,忠魂常领百僚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