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高三丈迟迟起,阑干曲曲人频倚。
秋风落叶满庭除,呼童扫叶收梧子。
日高三丈迟迟起,阑干曲曲人频倚。
秋风落叶满庭除,呼童扫叶收梧子。
这首明代诗人郭谏臣的《竹梧书院晨起》描绘了一幅清晨书院生活的画面。首句“日高三丈迟迟起”,形象地写出主人公起床时间较晚,太阳已经升起很高,但因为慵懒或沉醉于清晨的宁静,故而动作迟缓。"阑干曲曲人频倚"则描绘了诗人倚靠栏杆,或是远眺或是沉思,显示出其闲适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两句,“秋风落叶满庭除”,点明了季节,秋风萧瑟,落叶飘零,满院皆是,营造出一种寂寥而富有诗意的氛围。最后,“呼童扫叶收梧子”则是日常生活的细节,诗人唤来童子帮忙清扫落叶,并顺便收集梧桐子,体现了主人的田园之乐和对自然的亲近。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书院清晨的景象,展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情趣和对自然的热爱,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淡泊的文人情怀。
日出东南隅,照我陌上桑。
峨峨秦氏楼,佳丽郁相望。
飞甍百馀尺,高栋五丈强。
琉璃为门限,桂树为中堂。
窈窕楼中女,容华世无双。
提篮向朝日,采桑大道傍。
腰悬琼瑜佩,耳缀珊瑚珰。
首戴金雀钗,足蹑双凤凰。
吴丝作中襦,蜀锦充下裳。
紫绮缘领巾,绿罗随风扬。
借问汝何名,罗敷秦女郎。
借问汝何居,第宅连明光。
问汝适何人,家令殿中郎。
问汝年几何,十五正相当。
行者观罗敷,五步一徬徨。
居者观罗敷,耒耜相扶将。
赵王暮登台,挟瑟奏笙簧。
侍从数百人,冠盖何煌煌。
举头见罗敷,顾盼自生光。
遣吏前致辞,可得充后房。
昔为千乘妻,辛苦行采桑。
今为万乘后,刍豢同匡床。
罗敷仰头答,君侯一何狂。
国主位虽尊,二八盈高堂。
家令位虽卑,糟糠亦难忘。
尊卑各有分,贵贱各有双。
君非秦王子,妾非邯郸倡。
《日出东南隅行》【明·胡应麟】日出东南隅,照我陌上桑。峨峨秦氏楼,佳丽郁相望。飞甍百馀尺,高栋五丈强。琉璃为门限,桂树为中堂。窈窕楼中女,容华世无双。提篮向朝日,采桑大道傍。腰悬琼瑜佩,耳缀珊瑚珰。首戴金雀钗,足蹑双凤凰。吴丝作中襦,蜀锦充下裳。紫绮缘领巾,绿罗随风扬。借问汝何名,罗敷秦女郎。借问汝何居,第宅连明光。问汝适何人,家令殿中郎。问汝年几何,十五正相当。行者观罗敷,五步一徬徨。居者观罗敷,耒耜相扶将。赵王暮登台,挟瑟奏笙簧。侍从数百人,冠盖何煌煌。举头见罗敷,顾盼自生光。遣吏前致辞,可得充后房。昔为千乘妻,辛苦行采桑。今为万乘后,刍豢同匡床。罗敷仰头答,君侯一何狂。国主位虽尊,二八盈高堂。家令位虽卑,糟糠亦难忘。尊卑各有分,贵贱各有双。君非秦王子,妾非邯郸倡。
https://shici.929r.com/shici/h1InP8hF51.html
白头宰相受封年,黄阁辞归孝独全。
东海灵椿元气盛,上林仙桂露华偏。
村翁每遇携松酿,水鸟相迎出稻田。
绿野开晴留返照,苍峰叠秀带浮烟。
端居已倦中原路,定策能清北塞天。
好筑层楼高贮敕,九霄日月看双悬。
仙郎邂逅凤凰城,不奈悲秋客子行。
下榻一宵期尽醉,隔江三载愧知名。
当尊意气还他日,把剑风尘任此生。
旅鬓于今空浩叹,词人自古更多情。
黄金台迥山云度,白玉堂高海月明。
世事年来愁转剧,同怀祇有汉张衡。